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大學生心理控制源、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19:06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心理控制源、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相關性 出處:《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心理控制源 時間管理傾向 成就動機


【摘要】:目的探討大學生心理控制源、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關系。方法采用內(nèi)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和成就動機量表(AMS)對29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①不同性別大學生心理控制源、時間管理傾向和成就動機得分上無顯著性差異;不同年級學生在心理控制源、時間監(jiān)控觀、時間效能感及時間管理總分上有顯著性差異(F=2.836,4.685,4.897,3.834;P0.05);②心理控制源與時間管理監(jiān)控觀、時間效能感有顯著的負相關(P0.01),與成就動機相關不顯著;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與成就動機有顯著的正相關(P0.01);③高低時間管理組在心理控制源、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得分上有顯著性差異(t=3.11,-5.95,-5.10,P0.01);④心理控制源對時間監(jiān)控觀和時間效能感,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對成就動機有顯著的預測作用(P0.01)。結論大學生心理控制源、時間監(jiān)控觀和時間效能感受年級因素的影響,心理控制源得分低則時間管理傾向和成就動機得分高,三者關系密切、相互影響。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控制源指人們對行為或事件結果的一般性看法,這一連續(xù)譜的一極為內(nèi)控型,另一極為外控型,控制源是影響態(tài)度、觀念和行為的一種心理變量,會影響到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和管理時間的行為[1-2]。時間管理傾向作為一種具有動力性的人格特征,包括時間價值感、時間監(jiān)控觀和時間效能感[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海青;孫志軍;;自考生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5期

2 高麗娜;李麗娜;閆亞曼;;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7期

3 景玉環(huán);項明強;;心理控制源、成就動機和生活滿意感[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3期

4 黃希庭,張志杰;論個人的時間管理傾向[J];心理科學;2001年05期

5 張永紅;大學生心理控制源和時間管理傾向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3期

6 鐘慧;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7 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年04期

8 阮昆良;中學生心理控制源和時間管理傾向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小霞;鄭高潔;;大一新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抑郁、焦慮情緒的關系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張麗娟;董好葉;;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研究[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郭愛鴿;;聾人大學生與健聽大學生成就動機的比較研究[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4 王長生;劉革;付全;解繽;;運動時間知覺研究現(xiàn)狀及其展望[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5 邱芬;季瀏;崔德剛;;時間管理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完美主義與學業(yè)成績的中介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8期

6 劉紅敏;;民族院校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調(diào)查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王雨露;;大學生自我調(diào)節(jié)與網(wǎng)絡成癮傾向的關系[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2期

8 呂麗霞;王經(jīng)緯;袁婧;;研究生時間管理對學業(yè)要求與主觀幸福感調(diào)節(jié)機制研究[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呂麗霞;尚文晶;李曉敏;;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柳長興;秦琴;代曉華;;大學生寢室宅居與自我期望調(diào)查——以重慶理工大學為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譚勝;;公安院校警務化管理下大學生時間管理現(xiàn)狀調(diào)查[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魏俊彪;王體明;;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宮本宏;王濤;何金彩;;大學生互聯(lián)網(wǎng)過度使用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換屆選舉暨“‘治未病’及亞健康防治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江洪;網(wǎng)絡成癮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神經(jīng)遞質(zhì)、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袁宏;時間性前瞻記憶的認知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祝春蘭;網(wǎng)絡學習中自我監(jiān)控的結構與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娟;適應取向的時間人格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宋其爭;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崔麗娟;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的界定、特性與預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永紅;企業(yè)中層管理者時間管理傾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呂厚超;青年學生過去時間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陳永進;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目標定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鄭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網(wǎng)行為的結構及其影響因素[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德毅;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時間管理方式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牡娟;大學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時間管理傾向、自我價值感的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曜;社會支持對自考生壓力源和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方娟;中學生自立人格與應對方式、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占立;工作要求—資源模型與工作倦。簳r間管理傾向調(diào)節(jié)作用[D];蘇州大學;2010年

6 王少群;幼兒園教師時間管理現(xiàn)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祥凱;中國大學生與越南留學生學習動機對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8 顏芹哥;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道深;中學校長自我時間管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俊波;大學生心理彈性與心理控制源的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曉非;成就動機、冒險傾向與控制源[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2 張林,黎兵,劉永興;關于成就動機的研究綜述[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郭慶科;;心理控制源與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1999年04期

4 陳本友;鄧凌;黃希庭;辛增友;;中學優(yōu)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相關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陳永進;未來時間透視及其與控制觀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4期

6 梅傳強;A型與B型行為類型大學生的時間認知特點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1991年04期

7 黃希庭,張志杰;論個人的時間管理傾向[J];心理科學;2001年05期

8 張志杰,黃希庭,鳳四海,鄧麟;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相關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1年06期

9 秦啟文,張志杰;時間管理傾向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2年03期

10 楊秀君,孔克勤;主觀幸福感與人格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玉霞;安玉蘭;侯淑晶;;探究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心理控制源的關系[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杜志強;董方;;大學生學績公平感狀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以南昌高校為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李義安,李先鋒;大學生的社會期望及其與心理控制源、人格特征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4期

4 曹科巖;曾亞純;;大學生社會支持、心理控制源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2期

5 丁園園;張利娜;;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心理控制源的關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8期

6 張芹;;大學生閑暇生活自我管理與心理控制源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9年01期

7 莫書亮;沈蔡嫻;周宗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心理控制源和應對方式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3期

8 魏葉瑩;嚴由偉;林榮茂;劉姍姍;;福州地區(qū)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睡眠質(zhì)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9 陳玉煥;趙倩;;父母教養(yǎng)方式、心理控制源對大學生攻擊性的影響研究[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代輝;李義安;;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眉;;“人際溝通分析學”在影響大學生“心理控制源”上的實證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2 楊彥春;;高校圖書館人文素質(zhì)教育新探[A];廣西圖書館學會2009年年會暨第27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希慶;;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咨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王玉;;試析心理量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應用狀況[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5 徐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6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遲立忠;周湘文;;大中學生身體自尊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整體自尊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楊凱;張燁君;;當代大學生誠信人格特質(zhì)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羅佳;姚本先;;當代大學生形象的心理學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楚天歐亞職業(yè)學院 熊端練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學生心理特點 提高管理和教育質(zhì)量[N];黃岡日報;2005年

2 聞白;大學生賣雞蛋的啟示[N];人民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李青山 實習生 顧艷偉;南寧大學生有車族浮出水面[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4 王海燕 通訊員 王秋鳳;首批123名大學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裴睿 張全能;進京當保姆 最大收獲是學會忍耐[N];成都日報;2006年

6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扎實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蔣夫爾;廣闊農(nóng)村任大學生充分施展才華[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宋波;召開大學生見面座談會[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9 何懷宏;善始還須善終[N];中國人口報;2006年

10 ;支教畢業(yè)生享受“大學生村官”待遇[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2 段立新;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劉莉;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5 李忠軍;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與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賢卿;網(wǎng)絡傳播環(huán)境下的道德建設[D];復旦大學;2005年

7 魏飴;大學素質(zhì)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梅松麗;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zhuǎn)型研究(1978-2005)[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丹萍;自我概念和心理控制源與大學生職業(yè)成熟度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小華;大學生人際關系滿意感與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麗君;大學生自我和諧、應對方式及其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娜;大學生目標定向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曾成義;大學生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胡凜;大學生自殺傾向的心理預防和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衛(wèi)一;大學生職業(yè)自我概念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8 糜志雄;大學生學業(yè)生涯設計因素結構探究[D];蘇州大學;2004年

9 趙靜;信息商及其測度——以300名大學生測試為例[D];四川大學;2004年

10 余錫祥;江西省大學生壓力反應特征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3251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251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101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