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旅游:意義、經(jīng)驗與學習》(第一章)漢譯實踐報告
本文選題:探險旅游 切入點:翻譯 出處:《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翻譯實踐報告是以筆者翻譯的彼得·瓦利、史蒂夫·泰勒和托尼·約翰斯頓共同撰寫的《探險旅游:意義、經(jīng)驗與學習》的第一章為基礎,對翻譯實踐活動進行剖析和總結。隨著社會進步,更多的人開始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探險旅游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給游者帶來更多的刺激。同時,各類旅游讀物琳瑯滿目,對此類文本的翻譯也影響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通過進行本次翻譯實踐,可以為同類文本的翻譯提供借鑒,提升廣大旅游愛好者對探險旅游的認識,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本報告主要由翻譯的任務描述、過程描述、案例分析和實踐總結四部分組成。任務描述包括任務背景和性質(zhì)。過程描述是對翻譯任務具體完成情況的介紹。案例分析部分對其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剖析,涉及到專有名詞和特定語境詞語的翻譯、長句的拆分與組合、引用文本的處理以及文本的簡潔性等問題,在彼得·紐馬克翻譯理論指導下,對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對同類問題進行思考。實踐總結部分對翻譯實踐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做出總結。本實踐報告希望能為相關翻譯活動提供有益參考。
[Abstract]: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report is based on the first chapter of "Adventure Tourism: meaning,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which is written by Peter Waley, Steve Taylor and Tony Johnston.As society progresses, more people begin to meet their spiritual needs and explore a wider world.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dventure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tourism.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kinds of tourist reading materials, the translation of such texts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Through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w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similar texts, enhance the tourism lovers' understanding of adventure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This report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ask descrip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case analysis and practice summary.The task description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and nature of the task.The process description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In the part of case analysi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and specific contextual words, the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long sentences, the processing of quoting text and the conciseness of the text.Under the guidance of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thinks about the same problems.In the part of practice summary, the unsolved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re summarized.This practice report hope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ated translation activities.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俱樂部[J];航海;1987年02期
2 ;五大探險旅游勝地(英文)[J];新高考(高二語數(shù)外);2010年10期
3 ;中國最適合探險旅游的十大去處[J];絲綢之路;2012年03期
4 文斌;;樓蘭古跡探險旅游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1年05期
5 ;首屆“沙漠之春”新疆鄯善探險旅游文化節(jié)攝影大賽征稿啟事[J];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02期
6 郭建強,羅新建,陳兆棉;一條神妙的登山探險旅游線[J];中國旅游;1997年02期
7 黃適遠;“探險旅游”新熱點——新疆大漠烽火臺[J];文化交流;2002年03期
8 德治;;探索野性之美[J];旅游縱覽;2013年02期
9 蔣佩琴;;橫貫“世界屋脊”的探險旅游[J];今日中國(中文版);1989年11期
10 曾章偉;;論探險旅游行為的性質(zhì)、旅游者權利與法律責任[J];大家;2012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龍飛;;戶外探險旅游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義龍;;關于加快海南探險旅游開發(fā)的思考與建議[A];當代海南論壇’2011冬季峰會——讓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海南旅游與文化融合發(fā)展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夫;都市,,探險旅游新時尚[N];四川日報;2000年
2 記者 王曉雁;探險旅游資源將接受風險評估[N];法制日報;2006年
3 新華社記者 王立武;個人冒險社會埋單,探險旅游不應放任自流[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王立武;探險旅游應有法可依[N];團結報;2011年
5 柴穎;探險旅游出事該誰來管?[N];工人日報;2011年
6 陳富鋼;印度探險旅游方興未艾[N];中國旅游報;2003年
7 龔立仁;美國探險旅游有望走出低谷[N];中國旅游報;2004年
8 顧植紅;陜甘寧青藏新共推探險旅游[N];中國旅游報;2004年
9 ;全球最具特色的探險旅游項目[N];光明日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向朝倫;成都探險旅游受到追捧[N];四川日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麗娜;探險旅游及其在云南發(fā)展的初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亓佩成;論中世紀向近代轉(zhuǎn)型時期西歐市民的航海探險旅游[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尹春玲;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分析[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4 朱珊珊;《探險旅游:意義、經(jīng)驗與學習》(第一章)漢譯實踐報告[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5 王曉丹;新疆探險旅游市場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6 楊新春;秦皇島探險旅游開發(fā)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穎U
本文編號:17203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72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