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俄語論文 >

俄漢表智類成語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29 05:26

  本文關鍵詞:俄漢表智類成語對比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成語 表智類成語 文化共相 文化異同 形象性


【摘要】: 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的鏡子,是文化的載體和文化的組成部分。而成語(本文所涉及的成語是廣義上的成語,包括俗語、諺語等)卻是語言的縮影。成語是人類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沉淀的精華,是言語的精華。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文化的變化而變化。語言變化的快慢,取決于社會生活、民族文化變化的快慢。相對地,語言亦反映一個社會,一個民族從古至今的變化。每一種民族語言的成語都必定與它的文化息息相通,都凝聚著民族的智慧。成語是文化的積淀,是歷史的透鏡,折射著民族文化的深層意識,映照著民族文化的種種形態(tài)。成語中有一部分成語與人的智慧直接發(fā)生關系,即表智類成語,用于評論人類的智慧。 語言和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當兩種不同的語言碰撞時,不僅需要理解其意義,更需要理解其中包含的民族文化,民族風俗等。在俄漢成語中存在著不少表智類成語,許多都活躍在人們的語言中。本文即是基于這一點,對兩種語言中的這類成語之異同進行分析比較,以期對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及學習俄語的中國人提供一些幫助。 本文由前言,正文以及結論三部分組成。 前言指出俄漢成語的研究現狀。俄語語言學界對成語學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Виноградов首次對成語進行系統(tǒng)和全面研究并將其確立為語言學的一門獨立科學。隨后幾年,原蘇聯語言學界出現了大批研究俄語的專家。俄語成語學得到飛速發(fā)展。雖然專家對成語進行了各個方面的系統(tǒng)研究但在成語的概念一說上始終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一般對成語的概念和范圍有廣義和狹義之爭。漢語學界對漢語成語的研究歷史悠久,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對成語的研究比較全面和系統(tǒng)。中國學者對俄語成語的研究也是在20世紀80、90年代達到高潮,對成語的概念、特征、語用、語義以及文化內涵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但對漢語成語的概念及范圍,也存在著和俄語成語一樣的爭議。 本文分析這類成語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對正確理解俄漢表智類成語,以及熟練掌握其用法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對比這類成語以揭示其中蘊涵的兩國文化,對俄語學習者提供幫助。 正文部分由三章組成。 第一章簡述俄漢成語的基本概念及其范圍,指出本文所分析成語的范圍及立場。俄語成語的研究歷史悠久,但直到今天對俄語成語概念的定論還存在著很大爭議。不同派別的學者對俄語成語的劃分各不相同。概括而言,可以分為三派,我們擬名為“寬派”、“窄派”和“居中派” “寬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М.И.Михельсон,Н.М.Щанский等。他們強調成語的再現性。М.И.Михельсон認為“凡是用意義合適的形象或甚至以句子諺語性詞語諺語俗語和人們熟悉的引語形式出現的整句名言用暗示譬喻的方式轉義地表達的東西”都歸于成語。 “窄派”的代表人物是。唰荮唰洄堙唰。這派強調詞的原型組合的完全轉義,視成語為詞的等價物。。唰荮唰洄堙唰诱J為:“成語是有轉義的詞的組合,是具有成語義的固定詞組”,“成語與單詞一致,可支配單詞或者為單詞所支配,可依賴于詞”。 “居中派”的代表人物是В.В.Виноградов,他認為成語包括идиоматика和фразеология。區(qū)別在于前者無理據性,而后者有理據性。 漢語成語學家對漢語成語范圍的把握也有三派之分。 “寬派”代表有史式。他強調定型性,認為漢語成語的含義應是廣義的,既包括以四字詞組居多的老成語,也包括以三言詞組居多的口頭熟語,還包括來自民間以短句居多的諺語,字數從三言到十六言都有。 “窄派”的代表人物有向光忠、劉潔修。向光忠強調成語的短小精悍和凝固性,認為“成語是長期相習沿用的言簡意賅的定型語”,“成語是歷史的產物,隸屬于詞組范疇”。 “居中派”的代表人物有馬國凡。他認為,“現在用成語稱呼的固定詞組,有寬有窄。寬一點,可以把諺語、俗語包括進去;窄一點,不包括諺語、俗語! 本文綜合各學派的意見,并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分析表智類成語,取對俄漢成語最廣義的理解。 第二章主要分析俄漢表智類成語在意義以及形象上的異同。由于俄語和漢語分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要找到完全等值的對應成語幾乎不可能。因為首先在語言組織和結構上就很難達成一致。所以本文以意義和形象兩個方面為基礎,主要從以下三個層次未進行分析。 第一層是在兩種語言中意義和形象基本能對應的表智類成語,這類成語在兩個民族思維中沒有較大差異,容易理解。成語意義、形象以及文化背景基本等值。 第二層是在兩種語言中意義對應,但形象卻不相同。即在兩種語言中,兩個民族對事物(形象)的理解有差異,理解了這種差異之后,就能在相應語言中找到對應或類似的成語。這類成語的形象或者文化背景部分相符,不完全等值。 第三層是民族固有成語,無法在其他語言中找到對應成語,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些成語一般都帶有濃厚的民族因素,如歷史、典故、宗教信仰、生活環(huán)境、教育背景等等。這些因素反映到成語中即成為理解上的難點。針對這類成語須先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因素。這個層面的成語數量比較多,尤其是在漢語成語中,由于漢語中四字成語多源自典故并帶有書面色彩,因此很難在俄語中找到相應的成語。這類成語基本不等值。 第三章分析成語所反映的文化。本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成語反映的文化共相,即兩個民族間相通的文化,思想等。兩個民族雖然地域不同、歷史發(fā)展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共通的地方。第二部分是成語反映的文化差異。這是學習俄語或學習漢語的朋友需要了解的。民族色彩濃厚的成語往往反映的是其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 結論部分旨在總結全文,歸納俄漢表智類成語的特點:它們具有較強的形象性,生動、簡練,在人們日常交流中經常使用并能達到最佳表達效果。這類成語具有非常強烈的評價性,具有明顯的正面評價或負面評價意義等等。以及對表智類成語及其成語形象所蘊涵的兩民族文化特征進行分析,如行為活動、性格特點、心理因素、風俗信仰、歷史典故和世界觀等等。
【關鍵詞】:成語 表智類成語 文化共相 文化異同 形象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H35
【目錄】:
  • 內容摘要5-8
  • 外文摘要8-13
  • Введение13-15
  • Глава 1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 русского 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ов15-20
  • 1.1.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15-16
  • 1.2.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16-17
  • 1.3.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оцеиивающие ум(разум,способности)человека17-20
  • Глава 2 Семантика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ов,оценивающих ум(разум,способности)человека в русском и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ах20-36
  • 2.1.Зквивалентны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 в двух языках20-24
  • 2.2.Неполнозквивалентны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 в двух языках24-28
  • 2.3.Собственны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 в двух языках28-36
  • 2.3.1 Русски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трудно понимаемые для китайцев28-33
  • 2.3.2 Китайски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трудно понимаемые для русских33-36
  • Глава 3 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ов,оценивающих ум(разум,способности)человека в русском и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ах36-47
  • 3.1.Культурные универсалии36-38
  • 3.1.1.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об уме,разуме и способностях двух наций36-37
  • 3.1.2.Зоонимы,имеющие равную символику в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37-38
  • 3.1.3.Соматизмы,имеющие равную символику в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38
  • 3.2.Кулътурные различия38-47
  • 3.2.1.Зоонимы,имеющие разную символику в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38-40
  • 3.2.2.Растительность,имеющая разную символику в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40-41
  • 3.2.3.Соматизмы,имеющие разную символику во фразеологии41-42
  • 3.2.4.Режим страны42
  • 3.2.5.Язык и образование42-44
  • 3.2.6.Разные религия и легенда44-47
  • Заключение47-49
  • Литература49-50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茜;從語言文化角度看體現“человек(人)”特征的俄語成語[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116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11116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f8a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