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幸福觀及其心理學價值蘊含
發(fā)布時間:2022-01-22 00:43
幸福是人生的終極話題和永恒主題。關于幸福的研究成為多水平和多測度考察的熱點,也成為多學科和跨學科探索的焦點。積極心理學采用相對完善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將幸福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層次。但是,目前的幸福研究仍存在著基礎理論薄弱、實現(xiàn)方式模糊等問題。幸福是一個構成復雜的多樣化存在,關于幸福的探討應該廣泛吸收不同學科的觀點,積極整合相關理論的學說,系統(tǒng)建構幸福研究的框架。道家的文化傳統(tǒng)中,蘊含著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方式的完整幸福思想體系,是幸福研究的寶貴資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道家幸福觀進行梳理和闡發(fā),辨明其中蘊含的心理學價值,對當前的幸福心理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0,8(01)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幸福理念的基本界定
(一)道生萬物
(二)虛靜逍遙
(三)天人合一
二、幸福生活的實現(xiàn)方式
(一)重身貴生
(二)知止不殆
(三)返樸歸真
三、幸福研究的價值蘊含
(一)深化幸福理論研究
(二)豐富幸福實現(xiàn)方式
(三)提升幸福本土探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莊子“至樂無樂”的幸福境界及其現(xiàn)代啟示[J]. 張方玉. 道德與文明. 2013(02)
[2]論道教幸福觀的特點及現(xiàn)代意義[J]. 孫亦平.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1)
[3]道家抱樸守真價值觀的心理保健意義[J]. 呂錫琛.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2(06)
[4]中國心理學的科學化和本土化──中國心理學發(fā)展的跨世紀主題[J]. 葛魯嘉.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2(02)
[5]老莊之“道”——對人類生存的形上沉思[J]. 唐劭廉,呂錫琛. 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3)
[6]論道家思想中的科學精神[J]. 呂錫琛. 哲學研究. 2000(04)
[7]《老子》認識論之我見[J]. 康中乾. 哲學研究. 1988(09)
本文編號:3601251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0,8(01)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幸福理念的基本界定
(一)道生萬物
(二)虛靜逍遙
(三)天人合一
二、幸福生活的實現(xiàn)方式
(一)重身貴生
(二)知止不殆
(三)返樸歸真
三、幸福研究的價值蘊含
(一)深化幸福理論研究
(二)豐富幸福實現(xiàn)方式
(三)提升幸福本土探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莊子“至樂無樂”的幸福境界及其現(xiàn)代啟示[J]. 張方玉. 道德與文明. 2013(02)
[2]論道教幸福觀的特點及現(xiàn)代意義[J]. 孫亦平.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1)
[3]道家抱樸守真價值觀的心理保健意義[J]. 呂錫琛.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2(06)
[4]中國心理學的科學化和本土化──中國心理學發(fā)展的跨世紀主題[J]. 葛魯嘉.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2(02)
[5]老莊之“道”——對人類生存的形上沉思[J]. 唐劭廉,呂錫琛. 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3)
[6]論道家思想中的科學精神[J]. 呂錫琛. 哲學研究. 2000(04)
[7]《老子》認識論之我見[J]. 康中乾. 哲學研究. 1988(09)
本文編號:36012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0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