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拒絕敏感性的相關研究 ——以人格為中介

發(fā)布時間:2021-06-14 14:55
  拒絕敏感性是指個體焦慮地預期了他人行為中的拒絕,并且對拒絕易感且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由對拒絕的焦慮程度和對接納的預期程度兩個維度構成。個體的拒絕敏感性能夠處于一個合理的程度是保持良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影響個體拒絕敏感性的因素眾多,本文嘗試選取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人格兩個常見變量探討與之的關系。有相關研究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人格與拒絕敏感性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本研究選取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成熟的測量工具,直接探討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與拒絕敏感性三者的相關關系。從重慶市的重點本科、一般本科、民辦本科和專科高校中分層抽取五所大學,從大一到碩士研究生各年級階段中隨機抽取400名被試,以《大五人格問卷》、《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和《大學生拒絕敏感性問卷》為測量工具施測,回收問卷392份,回收率為98%,其中包含有效問卷377份,有效率為96%,利用SPSS20.0進行數據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1.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特征:對接納的預期程度得分明顯高于對拒絕的焦慮程度;性別在對拒絕的焦慮程度和拒絕敏感性的得分上差異不顯著,在對接納的預期程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拒絕敏感性得分從大一到大四遞增,碩士略有下降...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問題的提出
1 文獻綜述
    1.1 關于拒絕敏感性的研究
        1.1.1 拒絕敏感性的含義
        1.1.2 拒絕敏感性的相關理論
        1.1.3 拒絕敏感性的測量
    1.2 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
        1.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含義
        1.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分類
        1.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測量
    1.3 關于人格的研究
        1.3.1 人格的含義
        1.3.2 人格的相關理論
        1.3.3 人格的測量
    1.4 關于拒絕敏感性和人格的相關研究
    1.5 關于拒絕敏感性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
    1.6 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人格的相關研究
    1.7 本研究的意義
        1.7.1 理論意義
        1.7.2 實踐意義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數據統計與分析方法
3 研究結果
    3.1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的特征
        3.1.1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的基本特征
        3.1.2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的性別差異特征
        3.1.3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的年級、地域、專業(yè)科類差異特征
        3.1.4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外貌評價差異特征
    3.2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特征
        3.2.1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基本特征
        3.2.2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性別差異特征
        3.2.3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地域差異特征
        3.2.4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是否為留守兒童差異特征
    3.3 大學生人格的特征
        3.3.1 大學生人格的基本特征
        3.3.2 大學生人格的性別差異特征
        3.3.3 大學生人格的地域差異特征
        3.3.4 大學生人格的年級差異特征
    3.4 拒絕敏感性、人格、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分析
        3.4.1 拒絕敏感性及其兩個維度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分析
        3.4.2 拒絕敏感性及其兩個維度與人格各維度的相關性分析
        3.4.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人格的相關性分析
    3.5 拒絕敏感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人格的回歸分析
        3.5.1 拒絕敏感性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回歸分析
        3.5.2 拒絕敏感性和人格的回歸分析
    3.6 大學生人格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拒絕敏感性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4 討論與結論
    4.1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人格的基本狀況
        4.1.1 大學生拒絕敏感性的基本狀況
        4.1.2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基本狀況
        4.1.3 大學生人格的基本狀況
    4.2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和拒絕敏感性的關系特點
        4.2.1 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拒絕敏感性的關系特點
        4.2.2 大學生人格和拒絕敏感性的關系特點
        4.2.3 大學生人格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特點
    4.3 人格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拒絕敏感性之間的部分中介作用
    4.4 研究不足
    4.5 今后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本研究所用問卷
致謝
發(fā)表論文及獲獎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拒絕敏感性、成人依戀的中介效應[J]. 李媛媛,楊曉慧,張林.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03)
[2]大學生拒絕敏感性問卷的中文版修訂[J]. 趙艷林,李文濤,張林.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2(11)
[3]大五人格問卷的結構效度分析[J]. 周潔.  社會心理科學. 2010(01)
[4]“大五”人格模型及其應用介紹[J]. 李靜靜.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6(02)
[5]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  心理學報. 2004(05)
[6]大學生人格偏離的評定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關系[J]. 孫建功,劉秀芬,杜鵑,徐煥章,崔惠民.  疾病控制雜志. 2003(04)
[7]家庭教養(yǎng)方式研究進程透視[J]. 陳陳.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6)
[8]大學生的人格塑造與家庭關系的研究[J]. 孔慶蓉.  機械工業(yè)高教研究. 2001(03)
[9]中學生人格偏離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及相關因素的研究[J]. 黃悅勤,云淑梅,石立紅,張桂芝,許又新.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0(02)
[10]Olweus兒童欺負問卷中文版的修訂[J]. 張文新,武建芬.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9(02)

碩士論文
[1]跨群體友誼對降低孤兒身份拒絕敏感性的促進作用[D]. 尹麗莉.沈陽師范大學 2013
[2]社交拒絕對個體心理反應的影響:拒絕敏感性的調節(jié)作用[D]. 趙艷林.寧波大學 2012
[3]大學生人格、主觀幸福感與感戴的關系研究[D]. 王華云.曲阜師范大學 2012
[4]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與道德敏感性的關系研究[D]. 徐桂云.河北師范大學 2011
[5]初中生拒絕敏感性的測量及其發(fā)展特點[D]. 秦山云.沈陽師范大學 2011
[6]拒絕敏感性的相關性研究[D]. 李霞.江西師范大學 2007
[7]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的初步編制[D]. 龔藝華.西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300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300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e5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