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語言與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1 10:40
眾多研究表明,4-5歲兒童的攻擊—破壞性行為比較明顯,在這一年齡段也是兒童心理理論及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本文旨在研究4-5歲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語言發(fā)展與攻擊—破壞性行為三個因素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獻綜述法、問卷調(diào)查法、測量法、實驗法,探討4-5歲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語言發(fā)展與攻擊—破壞性行為間的關系。通過對三所公立、私立幼兒園中的50名4-5歲兒童進行教師問卷調(diào)查,了解其攻擊—破壞性行為的情況,通過實驗測試其語言發(fā)展水平、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對最終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分析,得出以下結果:1.母親的學歷與兒童攻擊—破壞性行為間關系不顯著。2.4-5歲兒童語言理解能力影響著錯誤信念任務的完成。3.4-5歲兒童心理理論與攻擊—破壞性行為之間相關顯著。4.4-5歲兒童語言發(fā)展與攻擊—破壞性行為之間相關顯著。5.語言在兒童心理理論與攻擊—破壞性行為之間起到第三者的媒介作用。結果表明,本研究有著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與教師日常觀察、分析相一致,4-5歲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語言能力及攻擊—破壞性行為間存在密切關系,其中語言能力在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與攻擊—破壞性行為間起著第三方的媒介作用。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心理理論的研究
1.2 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研究
1.3 兒童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研究
1.4 研究的意義及假設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過程
2.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人口學變量在心理理論上總分的差異
3.2 人口學變量在兒童語言發(fā)展各項任務及總分的差異結果
3.3 人口學變量在兒童攻擊—破壞性行為的差異結果
3.4 心理理論、語言發(fā)展和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相關分析
3.5 心理理論和語言發(fā)展對攻擊—破壞性行為的回歸分析
4 分析與討論
4.1 母親的學歷與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及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相關分析
4.2 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與語言發(fā)展的相關分析
4.3 4-5 歲兒童心理理論、語言發(fā)展與攻擊—破壞性行為間的分析
5 結論
6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理理論的自發(fā)反應范式:方法、結果與解釋[J]. 錢淼,傅根躍.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1)
[2]3~5歲兒童的攻擊—破壞行為與心理理論、氣質(zhì)的關系[J]. 莫書亮,陶莉莉,賈蒙蒙,周宗奎. 心理研究. 2012(01)
[3]心理理論和語言發(fā)展的關系[J]. 吳南,張麗錦. 心理科學進展. 2007(03)
[4]任務、年齡和性別對幼兒情緒理解成績的影響[J]. 牟麗霞,陳永勝. 心理學探新. 2006(02)
[5]學前兒童對事實、信念、愿望和情緒間關系的認知[J]. 楊小冬,方格. 心理學報. 2005(05)
[6]兒童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研究[J]. 王益文,林崇德,張文新. 心理科學. 2004(03)
[7]對心理理論兩成分認知模型的驗證[J]. 隋曉爽,蘇彥捷. 心理學報. 2003(01)
[8]幼兒心理理論與社會行為發(fā)展關系的初步研究[J]. 劉明,鄧賜平,桑標.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2(02)
[9]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進展[J]. 王桂琴,方格,畢鴻燕,楊小冬. 心理學動態(tài). 2001(02)
博士論文
[1]幼兒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關系的研究[D]. 武建芬.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3-5歲幼兒心理理論與抑制性控制之間的關系研究[D]. 徐欣穎.上海師范大學 2005
[2]親子互動與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D]. 李燕燕.華東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91007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心理理論的研究
1.2 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研究
1.3 兒童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研究
1.4 研究的意義及假設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過程
2.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人口學變量在心理理論上總分的差異
3.2 人口學變量在兒童語言發(fā)展各項任務及總分的差異結果
3.3 人口學變量在兒童攻擊—破壞性行為的差異結果
3.4 心理理論、語言發(fā)展和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相關分析
3.5 心理理論和語言發(fā)展對攻擊—破壞性行為的回歸分析
4 分析與討論
4.1 母親的學歷與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及攻擊—破壞性行為的相關分析
4.2 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與語言發(fā)展的相關分析
4.3 4-5 歲兒童心理理論、語言發(fā)展與攻擊—破壞性行為間的分析
5 結論
6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理理論的自發(fā)反應范式:方法、結果與解釋[J]. 錢淼,傅根躍.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1)
[2]3~5歲兒童的攻擊—破壞行為與心理理論、氣質(zhì)的關系[J]. 莫書亮,陶莉莉,賈蒙蒙,周宗奎. 心理研究. 2012(01)
[3]心理理論和語言發(fā)展的關系[J]. 吳南,張麗錦. 心理科學進展. 2007(03)
[4]任務、年齡和性別對幼兒情緒理解成績的影響[J]. 牟麗霞,陳永勝. 心理學探新. 2006(02)
[5]學前兒童對事實、信念、愿望和情緒間關系的認知[J]. 楊小冬,方格. 心理學報. 2005(05)
[6]兒童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研究[J]. 王益文,林崇德,張文新. 心理科學. 2004(03)
[7]對心理理論兩成分認知模型的驗證[J]. 隋曉爽,蘇彥捷. 心理學報. 2003(01)
[8]幼兒心理理論與社會行為發(fā)展關系的初步研究[J]. 劉明,鄧賜平,桑標.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2(02)
[9]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進展[J]. 王桂琴,方格,畢鴻燕,楊小冬. 心理學動態(tài). 2001(02)
博士論文
[1]幼兒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關系的研究[D]. 武建芬.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3-5歲幼兒心理理論與抑制性控制之間的關系研究[D]. 徐欣穎.上海師范大學 2005
[2]親子互動與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D]. 李燕燕.華東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910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910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