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比較、自我控制與青少年冒險行為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0-07-19 17:47
【摘要】:冒險行為會給青少年帶來很多不良后果,例如高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盡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冒險行為,例如抽煙、飲酒、危險駕駛、不安全性行為等,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關注。鑒于問題行為理論從發(fā)展的以及人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冒險行為,與當今的研究趨勢一致,因此,本研究中同樣以問題行為理論為基礎,從同伴比較(環(huán)境特征)和自我控制(人格特征)及其交互作用來考察其與青少年冒險行為的關系。實驗1考察了同伴比較、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冒險行為的獨立和交互作用,采用2×2兩因素被試間設計,根據雙因素方差分析,同伴比較的主效應顯著,自我控制的主效應不顯著,同伴比較與自我控制的交互作用邊緣顯著。實驗2進一步考察了同伴比較反饋結果、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冒險行為的交互作用,采用2×2兩因素混合實驗設計,根據重復測量混合方差分析,同伴比較反饋結果與自我控制的交互作用顯著。最后,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1)同伴比較影響青少年的冒險行為,有同伴比較的青少年比無同伴比較的青少年有更多的冒險行為;(2)自我控制不能顯著預測青少年的冒險行為;(3)同伴比較和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冒險行為的影響存在交互作用:當存在同伴比較時,具有較高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更容易冒險;(4)同伴比較反饋結果和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冒險行為的影響存在交互作用:在獲得消極的反饋信息(即不如同伴)后,具有高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表現出更多的冒險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848.4
【圖文】:
氣球冒險任務 1(BalloonAnalog Risk Task, BART)電腦屏幕中間會出現一個綠色氣球,在屏幕的左側,由積分、當前積分、剩余氣球數量和當前獎勵;屏幕左進度條以便更直觀地觀察到自己的當前獎勵級別。實每個氣球可以充氣 1~30 次,充氣后氣球會變大,也可氣”鍵給氣球進行充氣,每充一次氣則積分加 1,可連獲取獎勵”鍵,若在停止充氣前氣球爆炸,則本次氣球,直至 30 個氣球充氣結束。(見圖 1-1)
不同顏色進度條以便被試更直觀地觀察到自己的當前獎勵級別。任充氣,每個氣球可以充氣 1~30 次,充氣后氣球會變大,也可能爆點擊“充氣”鍵給氣球進行充氣,每充一次氣則積分加 1,可連續(xù)則點擊“獲取獎勵”鍵,若在停止充氣前氣球爆炸,則本次氣球的氣球充氣,直至 30 個氣球充氣結束。(見圖 1-2)。需要注意的是,程中,同伴也在給氣球充氣,而且被試可以看到同伴氣球的變化(者爆炸),但是同伴右側的積分以及獎勵信息是未知的,30 個氣球和同伴的積分情況判定輸贏而且勝利者會獲取額外的獎勵。
由以上方差分析結果可知,同伴比較的主效應顯著(F(1, 97)= 4.93, p<0.05, 偏η2=0.05),即當存在同伴比較時,青少年會出現更多的冒險行為;自我控制的主效應不顯著 (p>0.05);同伴比較與自我控制的交互作用邊緣顯著(F(1, 97)=3.53, p=0.06, 偏η2=0.04)。由于同伴比較與自我控制的交互作用顯著,需進行簡單效應檢驗。首先,檢驗在不同自我控制水平上,是否存在同伴比較對被試的冒險行為影響是否有差異,結果發(fā)現,對低自我控制水平組的青少年而言,是否存在同伴比較對他們的冒險行為無顯著的影響(p>0.05),但是對高自我控制水平組的青少年,有同伴比較比無同伴比較時具有更多的冒險行為(F(1, 97)=7.41, p<0.01)(詳見圖 1-3)。同樣地,控制是否存在同伴比較進行簡單效應檢驗,結果發(fā)現,當不存在同伴比較時,具有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的冒險行為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當存在同伴比較時,高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比低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有更多的冒險行為(F(1, 97)=4.80, p<0.05),(詳見圖 1-3)。
本文編號:2762747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848.4
【圖文】:
氣球冒險任務 1(BalloonAnalog Risk Task, BART)電腦屏幕中間會出現一個綠色氣球,在屏幕的左側,由積分、當前積分、剩余氣球數量和當前獎勵;屏幕左進度條以便更直觀地觀察到自己的當前獎勵級別。實每個氣球可以充氣 1~30 次,充氣后氣球會變大,也可氣”鍵給氣球進行充氣,每充一次氣則積分加 1,可連獲取獎勵”鍵,若在停止充氣前氣球爆炸,則本次氣球,直至 30 個氣球充氣結束。(見圖 1-1)
不同顏色進度條以便被試更直觀地觀察到自己的當前獎勵級別。任充氣,每個氣球可以充氣 1~30 次,充氣后氣球會變大,也可能爆點擊“充氣”鍵給氣球進行充氣,每充一次氣則積分加 1,可連續(xù)則點擊“獲取獎勵”鍵,若在停止充氣前氣球爆炸,則本次氣球的氣球充氣,直至 30 個氣球充氣結束。(見圖 1-2)。需要注意的是,程中,同伴也在給氣球充氣,而且被試可以看到同伴氣球的變化(者爆炸),但是同伴右側的積分以及獎勵信息是未知的,30 個氣球和同伴的積分情況判定輸贏而且勝利者會獲取額外的獎勵。
由以上方差分析結果可知,同伴比較的主效應顯著(F(1, 97)= 4.93, p<0.05, 偏η2=0.05),即當存在同伴比較時,青少年會出現更多的冒險行為;自我控制的主效應不顯著 (p>0.05);同伴比較與自我控制的交互作用邊緣顯著(F(1, 97)=3.53, p=0.06, 偏η2=0.04)。由于同伴比較與自我控制的交互作用顯著,需進行簡單效應檢驗。首先,檢驗在不同自我控制水平上,是否存在同伴比較對被試的冒險行為影響是否有差異,結果發(fā)現,對低自我控制水平組的青少年而言,是否存在同伴比較對他們的冒險行為無顯著的影響(p>0.05),但是對高自我控制水平組的青少年,有同伴比較比無同伴比較時具有更多的冒險行為(F(1, 97)=7.41, p<0.01)(詳見圖 1-3)。同樣地,控制是否存在同伴比較進行簡單效應檢驗,結果發(fā)現,當不存在同伴比較時,具有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的冒險行為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當存在同伴比較時,高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比低自我控制水平的青少年有更多的冒險行為(F(1, 97)=4.80, p<0.05),(詳見圖 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笑妍;;人格和情緒對大學生風險決策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12期
2 仲軼璐;劉永芳;;金錢競拍任務上的風險偏好:自尊水平和性別的作用[J];心理學報;2013年03期
3 胡鳳姣;陳貴;蔡太生;;自我控制量表在中學生中的試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8期
4 周麗華;張曉賢;;青少年高冒險行為與大腦發(fā)展[J];心理學探新;2012年03期
5 王孟成;蟻金瑤;蔡琳;胡牡麗;王瑜萍;朱熊兆;姚樹橋;;青少年健康相關危險行為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年04期
6 譚樹華;郭永玉;;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5期
7 季成葉;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預防[J];中國健康教育;2004年05期
本文編號:27627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6274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