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嗜鉻細胞瘤臨床病理學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19 11:54
目的 探討混合性嗜鉻細胞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CP)臨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診斷及鑒別診斷。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例CP,對5例CP的臨床、影像學、組織學、免疫組織化學特征及預后進行觀察,探討其臨床病理特征及鑒別診斷。結果 CP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男女發(fā)病比例為4∶1,發(fā)病年齡52~68歲(平均年齡59歲,中位年齡54歲),腫瘤最大徑3~4 cm(平均最大徑3.6 cm,中位最大徑3.5 cm);臨床表現(xiàn)多為無明顯癥狀的腎上腺腫塊;典型的形態(tài)為兩種成分組成,一種為瘤細胞呈不規(guī)則巢狀排列,瘤細胞胞質細顆粒狀、嗜堿性或雙嗜性,核分裂象罕見;另一種為由不規(guī)則交叉束狀排列的施萬細胞及散在分布的神經節(jié)細胞組成;免疫組織化學示嗜鉻細胞瘤彌漫表達PHOX2B(5/5)、突觸素(5/5)、嗜鉻粒素A(CgA,5/5),支持細胞S-100蛋白陽性(5/5),節(jié)細胞神經瘤彌漫表達S-100蛋白(5/5)、神經絲蛋白(5/5),其內神經節(jié)細胞PHOX2B、突觸素、CgA弱陽性;5例均接受手術切除,預后良好,隨訪均無復發(fā)。結論 ...
【文章來源】:中華病理學雜志. 2020,49(02)
【文章頁數(shù)】: 頁
本文編號:3596805
【文章來源】:中華病理學雜志. 2020,49(02)
【文章頁數(shù)】: 頁
本文編號:35968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59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