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7 09:18
本文關鍵詞: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研究
【摘要】: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是現代企業(yè)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但是,所有者與經營者相分離帶來股東與經營者之間的代理關系,為了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經營人員的激勵程度,出現了股權激勵相關的問題。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不同,我國大環(huán)境對于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存在許多阻礙。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在現有的經濟體制下存在著大量漏洞,怎樣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進行完善,合理解決股權激勵所存在的缺陷問題,是本文研究的課題。論文實證分析了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得到了一些可供實踐參考的結論,對股權激勵實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進行研究,既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能使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更加成熟完善,又具有巨大的實際應用價值,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上市公司業(yè)績與價值。本文基于國內外眾多關于股權激勵研究的文獻,以前人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闡述了股權激勵的相關概念、運作原理及各類股權激勵模式,并引入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案例來對激勵模式進行分析、闡述,從而進一步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機制發(fā)展與實踐這個實際應用情況進行缺陷分析。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論文提出了四個假設,以2012至2013年實施了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以凈資產收益率與托賓Q值為被解釋變量,股權激勵比例、股權激勵模式、股權激勵有效期為解釋變量,公司規(guī)模、資產負債率以及主營業(yè)務增長率為控制變量,通過SPSS17.0進行實證分析,最終得到實證結論:1)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對公司績效有著積極的作用,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等因素,這種作用不是十分明顯;2)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強度和公司績效之間有著正相關關系;3)在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兩種股權激勵模型中,前者的激勵效果要好于后者;4)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有效期與其激勵效果是正相關的。論文最后一章為對策建議章。分別為:針對實證結論提出的5點建議,針對分析缺陷提出的3點建議以及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總結提出的綜合對策建議。
【關鍵詞】:股權激勵 公司績效 實證研究 對策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2.9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導論11-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13
- 1.2 股權激勵相關文獻綜述13-20
- 1.2.1 國外研究綜述13-17
- 1.2.2 國內研究綜述17-19
- 1.2.3 文獻總結19-20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框架以及創(chuàng)新與不足20-22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20-21
- 1.3.2 論文結構框架21-22
- 1.3.3 主要創(chuàng)新和不足22
- 1.4 本章小結22-23
- 第二章 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的相關理論概述23-37
- 2.1 概念界定23-24
- 2.1.1 股權激勵23
- 2.1.2 公司績效23-24
- 2.2 股權激勵相關理論24-27
- 2.2.1 委托代理理論——代理成本24
- 2.2.2 人力資本理論——激勵重要性24-25
- 2.2.3 剩余索取權理論——激勵合理性25-26
- 2.2.4 博弈論——道德風險緣由26
- 2.2.5 激勵理論——股權激勵合理性26-27
- 2.2.6 交易費用理論——股權激勵必要性27
- 2.3 股權激勵的運作原理27-31
- 2.4 股權激勵各類模式31-32
- 2.5 我國股權激勵不同模式相關案例分析32-36
- 2.5.1 清華同方股票期權案例32-33
- 2.5.2 深圳萬科限制性股票案例分析33-36
- 2.6 本章小結36-37
- 第三章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發(fā)展與實踐37-51
- 3.1 我國股權激勵機制的發(fā)展新現狀37-40
- 3.1.1 我國實施股權激勵企業(yè)的數量37-38
- 3.1.2 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yè)歸屬地38
- 3.1.3 實施股權激勵企業(yè)的行業(yè)分布38-39
- 3.1.4 企業(yè)所采用的激勵模式39
- 3.1.5 股權激勵的激勵比例39
- 3.1.6 股權激勵與企業(yè)業(yè)績39-40
- 3.2 我國關于股權激勵的法律制度規(guī)定40-44
- 3.2.1 制度設計方面的規(guī)定40-42
- 3.2.2 稅收方面規(guī)定42-43
- 3.2.3 會計方面的規(guī)定43-44
- 3.3 我國股權激勵機制中的缺陷44-46
- 3.3.1 籠統的法制規(guī)范44
- 3.3.2 公司利潤被會計處理方式影響44-45
- 3.3.3 股權激勵效果受到所得稅影響45-46
- 3.4 國外發(fā)達國家股權激勵經驗與總結46-50
- 3.4.1 西方發(fā)達國家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特點46-48
- 3.4.2 國外股權激勵實踐經驗的總結思考48-50
- 3.5 本章小結50-51
- 第四章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研究51-64
- 4.1 研究假設51-52
- 4.2 研究設計52-54
- 4.2.1 變量選擇52-53
- 4.2.2 回歸模型的構建53-54
- 4.2.3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54
- 4.3 實證結果及分析54-63
- 4.3.1 股權激勵實施與公司績效關系分析54-55
- 4.3.2 股權激勵強度與公司績效關系分析55-58
- 4.3.3 股權激勵模式與公司績效關系分析58-60
- 4.3.4 股權激勵有效期與公司績效關系分析60-62
- 4.3.5 研究結論62-63
- 4.4 本章小結63-64
- 第五章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完善的對策建議64-72
- 5.1 基于實證結論提出的建議64-65
- 5.1.1 股權激勵比例應當在合理范圍內適當升高64
- 5.1.2 股權激勵模式應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64
- 5.1.3 在實施股權激勵時將股權激勵有效期適當延長64
- 5.1.4 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64
- 5.1.5 公司內部需構建完善有效的公司績效考核指標體系64-65
- 5.2 基于缺陷分析提出的建議65-66
- 5.2.1 法制規(guī)范的細化與增加65
- 5.2.2 股權激勵成本的處理65-66
- 5.2.3 所得稅影響的消除66
- 5.3 提高薪酬委員會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66-68
- 5.3.1 提高薪酬委員會獨立性及職能性66-67
- 5.3.2 提高薪酬管理委員會專業(yè)性67
- 5.3.3 合理薪酬設置的來保證薪酬管理委員會獨立性67-68
- 5.3.4 外部監(jiān)督及咨詢機構的引入68
- 5.4 提升績效考核體系的標準化及規(guī)范化68-70
- 5.4.1 績效考核的參數需增加69-70
- 5.4.2 考核體制有待完善70
- 5.4.3 增強信息披露保障績效考核的規(guī)范化運作70
- 5.5 針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司法解決途徑的完善70-71
- 5.6 本章小結71-72
- 結論72-74
- 參考文獻74-7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77-78
- 致謝78-79
- 附件7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施東暉,司徒大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及其對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5296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52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