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危機處置的國際經驗借鑒
發(fā)布時間:2025-05-12 19:28
地方政府舉債是工業(yè)化、城市化的必然選擇,合理舉債有利于地方財政的高效運轉,但若監(jiān)管錯位、過度舉債則有可能引發(fā)債務危機。自2014年起,我國賦予地方政府發(fā)債權,隨著近年來收益類專項債的擴容,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不斷擴大,同時融資平臺、政府引導基金等各種形式的隱性債務風險依然突出。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被視為"灰犀牛",亟需引起重視和關注。本文通過梳理美國、日本、巴西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產生的原因和處置方式,總結國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危機處置的有效經驗,并結合現(xiàn)階段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中存在的預算軟約束、發(fā)行主體單一、債務透明度差、評級和監(jiān)管缺位、預警和處置機制不完善等主要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國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危機處置模式
(一) 美國
1. 地方政府舉債途徑。
2. 債務管理模式。
3. 債務危機成因。
4. 債務危機的處理。
(二) 日本
1. 地方政府舉債途徑。
2. 債務管理模式。
3. 債務危機成因。
4. 債務危機處置方式。
(三) 巴西
1. 地方政府舉債途徑。
2. 債務危機成因。
3. 債務危機的處理。
4. 債務管理模式。
二、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特點和存在問題
(一) 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特點
1. 缺乏制度性約束導致地方政府債務高企。
2. 債務規(guī)范過程伴隨明顯的監(jiān)管博弈。
3. 地方政府債務較大程度關聯(lián)金融系統(tǒng)資產風險。
4. 地方政府加杠桿動力與償債能力減弱之間矛盾突出。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地方債發(fā)行制度仍需逐步完善。
2. 地方政府信用評級機制尚不健全。
3. 政府債務透明度不高, 信息披露質量有待提升。
4. 缺乏完善的地方債風險預警和危機處置機制。
5. 地方政府債務監(jiān)管能力需要進一步強化。
三、啟示和建議
本文編號:4045124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國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危機處置模式
(一) 美國
1. 地方政府舉債途徑。
2. 債務管理模式。
3. 債務危機成因。
4. 債務危機的處理。
(二) 日本
1. 地方政府舉債途徑。
2. 債務管理模式。
3. 債務危機成因。
4. 債務危機處置方式。
(三) 巴西
1. 地方政府舉債途徑。
2. 債務危機成因。
3. 債務危機的處理。
4. 債務管理模式。
二、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特點和存在問題
(一) 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特點
1. 缺乏制度性約束導致地方政府債務高企。
2. 債務規(guī)范過程伴隨明顯的監(jiān)管博弈。
3. 地方政府債務較大程度關聯(lián)金融系統(tǒng)資產風險。
4. 地方政府加杠桿動力與償債能力減弱之間矛盾突出。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地方債發(fā)行制度仍需逐步完善。
2. 地方政府信用評級機制尚不健全。
3. 政府債務透明度不高, 信息披露質量有待提升。
4. 缺乏完善的地方債風險預警和危機處置機制。
5. 地方政府債務監(jiān)管能力需要進一步強化。
三、啟示和建議
本文編號:40451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04512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