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時代大規(guī)模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與應用:基于PMKS框架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07:48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平臺的迅速發(fā)展,移動學習也日益改變著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和內容。然而,數(shù)字時代的移動學習也產生了資源過剩、學習資源與學習者匹配不佳等問題,導致移動學習的個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從而影響了移動學習平臺的效果和應用推廣。圍繞上述問題,該文基于現(xiàn)有研究和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PMKS移動學習理論框架,并結合"和教育"云平臺的實際案例,為數(shù)字時代大規(guī)模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和應用提出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參考。
【文章來源】:中國電化教育.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研究綜述
(一) 移動學習的概念和特征研究
(二) 大規(guī)模移動學習的需求分析
三、PMKS框架的介紹
(一) 學習主體 (Person)
(二) 移動工具 (Mobile)
(三) 知識和服務 (Knowledge)
(四) 情境 (Scene)
四、基于PMKS框架的和教育平臺支持服務
(一) 云服務中心
(二) 大數(shù)據(jù)模塊
(三) 個性化推薦
(四) 適應性呈現(xiàn)
(五) 應用情境
五、“和教育”云平臺:基于PMKS框架的移動教育應用與實踐
(一) 學習主體維度 (Person)
(二) 移動工具維度 (Mobile)
(三) 知識和服務維度 (Knowledge)
(四) 情境維度 (Scene)
六、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大數(shù)據(jù)評價的個性化學習平臺模式構建研究[J]. 周清清,佘航,平萍.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6(15)
[2]移動學習的典型范式[J]. 余勝泉. 中國教育網(wǎng)絡. 2013(06)
[3]海量數(shù)字教育資源管理和共享的云服務模型研究[J]. 馮永,鐘將,葉春曉,吳中福. 中國電化教育. 2013(05)
[4]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fā)展綜述[J]. 郭紹青,黃建軍,袁慶飛. 電化教育研究. 2011(05)
[5]運用“新三論”的系統(tǒng)方法 促進教學設計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發(fā)展[J]. 何克抗. 中國電化教育. 2010(01)
[6]“學習元”運行環(huán)境的設計與實現(xiàn)[J]. 程罡,余勝泉,楊現(xiàn)民. 開放教育研究. 2009(02)
[7]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資源設計與共享——“學習元”的理念與結構[J]. 余勝泉,楊現(xiàn)民,程罡. 開放教育研究. 2009(01)
[8]從知識傳遞到認知建構、再到情境認知——三代移動學習的發(fā)展與展望[J]. 余勝泉. 中國電化教育. 2007(06)
[9]個體·群體·類——人的三重屬性統(tǒng)一理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J]. 易小明. 天津社會科學. 2007(01)
[10]移動學習及其理論基礎[J]. 葉成林,徐福蔭. 開放教育研究. 2004(03)
本文編號:3204967
【文章來源】:中國電化教育.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研究綜述
(一) 移動學習的概念和特征研究
(二) 大規(guī)模移動學習的需求分析
三、PMKS框架的介紹
(一) 學習主體 (Person)
(二) 移動工具 (Mobile)
(三) 知識和服務 (Knowledge)
(四) 情境 (Scene)
四、基于PMKS框架的和教育平臺支持服務
(一) 云服務中心
(二) 大數(shù)據(jù)模塊
(三) 個性化推薦
(四) 適應性呈現(xiàn)
(五) 應用情境
五、“和教育”云平臺:基于PMKS框架的移動教育應用與實踐
(一) 學習主體維度 (Person)
(二) 移動工具維度 (Mobile)
(三) 知識和服務維度 (Knowledge)
(四) 情境維度 (Scene)
六、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大數(shù)據(jù)評價的個性化學習平臺模式構建研究[J]. 周清清,佘航,平萍.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6(15)
[2]移動學習的典型范式[J]. 余勝泉. 中國教育網(wǎng)絡. 2013(06)
[3]海量數(shù)字教育資源管理和共享的云服務模型研究[J]. 馮永,鐘將,葉春曉,吳中福. 中國電化教育. 2013(05)
[4]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fā)展綜述[J]. 郭紹青,黃建軍,袁慶飛. 電化教育研究. 2011(05)
[5]運用“新三論”的系統(tǒng)方法 促進教學設計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發(fā)展[J]. 何克抗. 中國電化教育. 2010(01)
[6]“學習元”運行環(huán)境的設計與實現(xiàn)[J]. 程罡,余勝泉,楊現(xiàn)民. 開放教育研究. 2009(02)
[7]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資源設計與共享——“學習元”的理念與結構[J]. 余勝泉,楊現(xiàn)民,程罡. 開放教育研究. 2009(01)
[8]從知識傳遞到認知建構、再到情境認知——三代移動學習的發(fā)展與展望[J]. 余勝泉. 中國電化教育. 2007(06)
[9]個體·群體·類——人的三重屬性統(tǒng)一理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J]. 易小明. 天津社會科學. 2007(01)
[10]移動學習及其理論基礎[J]. 葉成林,徐福蔭. 開放教育研究. 2004(03)
本文編號:32049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049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