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中的農村兒童——從教育視角透析農村題材兒童電影
本文關鍵詞:鏡像中的農村兒童——從教育視角透析農村題材兒童電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農村是中國版圖的底色,農村兒童無疑是這個底色中最纖弱而活潑的一筆。從教育的視角透析近十幾年來幾部優(yōu)秀的農村題材兒童電影,反觀當今農村兒童的生存現(xiàn)狀與教育困境,以期為促進農村兒童的成長和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單位】: 黃河科技學院新聞中心;
【關鍵詞】: 農村兒童 農村兒童教育 農村題材兒童電影
【分類號】:J905;G527
【正文快照】: 1概述農村題材兒童電影特指以農村兒童為表現(xiàn)對象,以鄉(xiāng)村為故事背景,具有鄉(xiāng)土意識同時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為兒童”和“以鄉(xiāng)土為內核”是農村題材兒童電影的兩年)、吃苦耐勞(《上學路上》,2004年)、自尊樸實(《阿妹的諾言》,2007年)等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賦予了兒童。然而隨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肖善香;;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抽樣調查與思考[J];農業(yè)考古;2006年06期
2 曹加平;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問題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05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靜芳;;試論晏陽初的文化觀[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楊才林;王宏偉;;民國時期生計教育諸概念析論[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李浩;;晏陽初鄉(xiāng)村教育思想對當代農村教育的啟示[J];才智;2011年29期
4 劉一彬;翁靜;;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色與歷史價值[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8期
5 李常生;;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略論[J];滄桑;2010年12期
6 賈霄鋒;李杰;;民間組織與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綜述[J];重慶與世界;2011年13期
7 侯懷銀;張宏波;;中國社會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張新志;;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淮河流域農村合作社發(fā)展之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楊勤;龔正濤;;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狀況配對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年05期
10 楊勤;龔正濤;;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建瓊;;晏陽初抗戰(zhàn)時期在四川的教育實踐及其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呂云飛;張光輝;苗磊;;“鄉(xiāng)村教育”運動思潮原因淺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尚季芳;;抗戰(zhàn)時期國立西北師范學院所推行的社會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趙瑋;;勿將留守兒童標簽化為“問題兒童”——河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研報告[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祁曉慶;敦煌歸義軍社會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曾曉潔;現(xiàn)代漢語母語教育演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肖亞洲;湖南某縣農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質量與衛(wèi)生服務利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吳亮奎;文化變遷中的課程與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曉林;中國近代農民教育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陳奇娟;梁漱溟“內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7 張蓉;中國近代民眾教育思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陳文彬;五四時期杜威來華講學與中國知識界的反應[D];復旦大學;2006年
9 楊才林;“作新民”、“喚起民眾”[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研;抗日戰(zhàn)爭時期四川省的社會教育[D];四川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亞楠;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及對策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強成文;缺失與重構: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麗娟;梁漱溟鄉(xiāng)村建設思想探析[D];山東大學;2010年
4 馬云鵬;民國初期青少年社會教育研究(1912-1927)[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梁維;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田利召;近代教育均衡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曹茂甲;中國近代農村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研究(1896-1937)[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1年
8 唐盈盈;民族貧困地區(qū)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文化的特殊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倩嵐;農村留守與非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張海生;農村小學青年教師離職意向影響因素之質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周宗奎,孫曉軍,劉亞,周東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王志紅;關于農村打工族子女教育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02年09期
3 楊軍;陸士楨;;轉型路上的衍生問題——訪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楨[J];南風窗;2006年08期
4 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5 范方;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兒童的親子教育缺失與問題行為研究[J];邵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6 田小兵,楊正偉;四川農村外出打工者子女的個性心理特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5期
7 黃小娜,吳靜,彭安娜,李孜,戚小兵,石淑華;農村“留守兒童”——社會不可忽視的弱勢人群[J];醫(yī)學與社會;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露琪亞;;情系農民工 關愛留守兒童——記中國文聯(lián)、中國曲協(xié)“送歡樂 下基層”走進湖北利川[J];曲藝;2010年02期
2 ;關注關愛稚嫩的肩膀——專家高度評價故事片《馬東的假期》[J];電影;2009年03期
3 魏秀娟;;全國“情系農民工——關愛留守兒童”影視文化送溫暖 中國曲協(xié)送歡笑走進婁底[J];曲藝;2009年12期
4 顏立強;孫磊;;《千里尋母記》的幕后真情[J];新聞天地;2008年02期
5 蘭因;;國內[J];大眾電影;2009年16期
6 王傳宗;;電影如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江西省樂安縣電影公司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三出戲”[J];消費導刊;2010年05期
7 楊小玢;;尋,在守的束縛里——解讀影片《馬東的假期》的思想主題[J];電影評介;2010年24期
8 袁筱青;;讓人感慨和唏噓的紀實編碼——談影片《遙望南方的童年》的藝術真實性[J];電影文學;2009年17期
9 周海濱;周共和;;“戲曲之鄉(xiāng)”的文化室試驗[J];中國經濟周刊;2010年10期
10 王傳宗;;電影如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樂安縣電影公司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三出戲”[J];中國電影市場;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邱振剛;中國曲協(xié)關愛留守兒童[N];中國藝術報;2010年
2 熊遠帆;我國首部關注留守兒童電影將在婁底開拍[N];湖南日報;2008年
3 殷美生邋周劍;自編自導自演自拍《留守的娃》[N];九江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端木晨陽;貼近現(xiàn)實 關注留守兒童內心世界[N];中國電影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張樹偉;為留守兒童“留守”精神家園[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撰文 殷美生;播種關愛 收獲明天[N];九江日報;2008年
7 余敏邋記者 涂志佳;電影《空房子》即將開拍 劇組來眉體驗生活[N];眉山日報;2007年
8 文心;《馬東的假期》首映送溫暖[N];中國電影報;2009年
9 林阿綿;憂喜參半的國產兒童電影[N];文藝報;2007年
10 隗瑞艷;三萬西部孩子的開心時刻[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尹曉利;新時期中國農村題材兒童電影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2 朱路陽;山東兩夾弦的生態(tài)現(xiàn)狀調查與保護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3 宋其明;紀實風格劇情片《紙飛機》創(chuàng)作分析[D];遼寧大學;2013年
4 王婉;淺析中國弱勢兒童題材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鏡像中的農村兒童——從教育視角透析農村題材兒童電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62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7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