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3 18:18

  本文關鍵詞: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根據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觀點,對流動兒童的人格、家庭、學校三個維度進行調查,探討這些因素對兒童幸福感的影響,為早期干預提供依據。方法采用14CPQ、快樂感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和自編兒童生活問卷,對南京市兩所公辦混合小學和一所本地小學的401名小學高年級兒童進行調查。結果①流動兒童和本地兒童在學業(yè)、學校和總體滿意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本地兒童低于流動兒童;②兒童的幸福感與人格、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學校因素有顯著相關。③兒童人格特征的適應與焦慮,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母親情感溫暖、父親情感溫暖和母親懲罰嚴厲以及學校因素是兒童幸福感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影響兒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人格特征的適應與焦慮,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母親情感溫暖、父親情感溫暖和母親懲罰嚴厲以及學校因素。
【作者單位】: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心理學院;
【關鍵詞】流動兒童 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 主觀幸福感 生活滿意度
【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09JYC010)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流動兒童是伴隨中國民工潮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199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發(fā)布《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給流動兒童下了一個定義:流動兒童是指6~14歲(或7~15歲),隨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在流入地暫時居住半年以上的兒童少年。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目前我國義務教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向娥英;黃任之;;少管所農村流動兒童與城市兒童的歸因方式、幸福感及其文化價值觀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2 王瑞敏;鄒泓;;流動兒童的人格特點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08年03期

3 李曉巍;劉艷;屈智勇;;不同類型農村兒童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狀況及其對兒童自尊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2期

4 鄒泓;劉艷;李曉巍;;流動兒童受教育狀況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教育科學研究;2008年Z1期

5 鄭國娟;張麗娟;;從“幸福心理學”論提升工作幸福感[J];企業(yè)活力;2006年09期

6 應曉玲;周菲;;杭州市流動人口子女人格障礙傾向與其社會性背景的相關性研究[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7 陳浩彬;苗元江;;存在之境與主觀幸福感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王廣新;瞿月涵;陳曉慶;孫俊嵐;;流動兒童人格特質與應對方式研究[J];中小學管理;2008年05期

9 郝宗英;吳錫改;;試論青少年情商素質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10 郝宗英;吳錫改;;青少年情商素質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教書育人;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勇敏;;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社會因素分析[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鄭小方;;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我接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王玲;;濰坊市高中生主觀幸福感狀況調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朱偉;陳國法;王催春;;大學生依戀、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王東宇;;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及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測量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張進;;主觀幸福感概念、測量及其與工作效能變量的關系[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耿勇;孔燕;陳利;;戒毒所護士主觀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梅江英;劉文;李艷;;大學生性別角色態(tài)度與主觀幸福感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游美琴;苗元江;朱曉紅;;經濟與主觀幸福感[A];經濟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呂望強;黃恩;張載福;陳建民;徐曉青;;職業(yè)中專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特征關系[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薇;三成流動兒童感覺受到歧視[N];深圳商報;2009年

2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沃建中;自強感動未來[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張碧云;關注我市貧困、流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N];鎮(zhèn)江日報;2008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所研究員 楊宜音;人的主觀幸福感從何而來[N];北京科技報;2005年

5 山東省委黨校人才測評與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軍;幸福是一種飛翔的體驗[N];社會科學報;2003年

6 董為柏;維護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7 陶莎 王泓懿;人要練就“與壓力共舞”的功夫[N];連云港日報;2009年

8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老年病科 副教授 劉幼碩;老年的五種心理[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9 訾非 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學院;完美主義:高度分化、精細分工的社會文化產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10 家進;心理資本漸成職場競爭力[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興貴;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靜;當代大學生儒道傳統(tǒng)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黎琳;大學生的社會比較與情緒健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馬甜語;積極心理學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發(fā)展及其與適應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敏紅;群體關系結構特征對流動兒童社會認同與城市適應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譚海燕;老年人社會養(yǎng)老與家庭養(yǎng)老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比較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年

3 董鳳潔;研究生主觀幸福感的實證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4 喻永婷;陜西農村初中留守兒童主觀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肖潔;參加體育鍛煉后老年人主觀幸福感量表的修訂及試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喬婷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學業(yè)成就歸因、就業(yè)壓力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媛媛;貧困大學生價值觀、自尊及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崔超縣;中職生學習倦怠與應對方式、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胡艷紅;河南地區(qū)警察自尊、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自尊的中介效應[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孫婷婷;特殊家庭兒童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59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759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89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