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的迷失與歸位
本文關鍵詞: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的迷失與歸位
【摘要】:教師作為知識分子是時代的要求和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文章從實踐教育公正的需要、教育活動超越性需要和教師專業(yè)化三個方面探討了教師知識分子角色歸位的現(xiàn)實基礎,并且從發(fā)展教師的批判意識和能力、賦權增能和調整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三個方面論述了教師知識分子角色歸位的可能途徑。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
【分類號】:G451
【正文快照】: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發(fā)展,對教師角色的認識逐漸成為教育領域里一個熱門話題。這是因為教師是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教學和各種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關于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的討論局限于大學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的研究,而忽視了普通中小學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的研究。在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向明;王紅艷;;從實踐性知識的角度看教師的知識分子屬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韓傳信;;農村中小學教師德育素養(yǎng)提升途徑的探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楊鳳仙;;關于校本教研建設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胡靖;;馬克思主義視閾中的學校德育觀轉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周志剛;孟娜;;對話教學現(xiàn)實問題透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張錦智;張春秀;;大學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體間性視角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徐在中;;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岳偉;;論關注學生快樂體驗的大學課堂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3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長偉;韓鐘文;;淺論康德的實踐教育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鋒;;試析雅斯貝爾斯的師生生存交往理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學教育普及和發(fā)展中的作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張宏圖;;關于教育技術的哲學思考[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9 朱晟利;;再談以人為本的教育[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薛勇民;王鳳華;;生命哲學視野下的終身教育價值觀[A];2009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劉吉林;權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師實踐性知識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曉楠;中學生責任意識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7 畢紅軼;新課程視域下的思想品德課生命觀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韓路;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民辦高職院校戰(zhàn)略定位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悅;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2 馬克斯·范梅南;;教育敏感性和教師行動中的實踐性知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3 陳向明;;理論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4 蔡辰梅;殷建秋;;論教師的知識分子屬性[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2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春光;;教師角色:從吉魯?shù)呐薪逃龑W中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李尚明;;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趨勢及現(xiàn)代教師培養(yǎng)方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17期
3 沈蓮霞;尹春梅;;反思型教師: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取向[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年04期
4 王彥明;;教師身份認同:危機、原因、訴求[J];教育導刊;2011年03期
5 邢蓉;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校本培訓[J];教育探索;2004年10期
6 康潔;陳書華;;論教師專業(yè)化的社會角色困境與出路[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7 馬曉娟;;論教師的課程意識及其培養(yǎng)路徑[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8 安t,
本文編號:12133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1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