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廣西教師教育政策的困境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Guangxi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from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to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past 30 years, points out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Guangxi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strategy of perfecting Guangxi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olicy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beac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5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斌賢;李子江;;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教師教育體制改革的進展[J];教師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王立科;;我國教師教育政策發(fā)展三十年回顧與展望[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秦立霞;栗洪武;;當前美國教師資格評價標準的研究現(xiàn)狀與意義[J];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善文;師專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蔣家安;新課程背景下的師范院校教學改革[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王立科;;我國教師教育政策發(fā)展三十年回顧與展望[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龔正偉;李麗英;;中國體育教師教育的歷史、挑戰(zhàn)與未來[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5 徐君;新時期教師教育模式的轉型與高師院校的改革對策[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6 李偉中;李甲秋;;加強師資生培養(yǎng)的基礎地位,實現(xiàn)向現(xiàn)代教師教育的轉型——新升高師本科院校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應對[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7 韓芳;;談綜合課程與教師培養(yǎng)[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曲鐵華;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的途徑解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年05期
9 林爾;;從師范院校轉型談師資隊伍建設[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馬健生,鄭一丹;美國洛杉磯社區(qū)學院教師的任用、培訓經驗與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郭為祿;新時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設進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2 劉欣;由教育政策走向教育公平[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金瑛;基于學校發(fā)展的教師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玉秋;對我國中小學教師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細玫;我國農村義務教育供給困境與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2 姚國輝;中國學前教育政策史系統(tǒng)分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孫磊;北京市人口變動對各級教育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4 溫揚漢;江西省崇義縣義務教育均等化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5 王娜;一個中學特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個案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萍;對近年來我國高校招生政策的分析[D];蘇州大學;2007年
7 劉曉梅;鄂爾多斯市農村牧區(qū)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問題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六曉;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政策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張敏;激勵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校本途徑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10 葉春橋;高校專職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顧明遠;;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劉復興;我國教師教育轉型中的政策問題[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培根;《廣西教育》越辦越好[J];廣西教育;2003年28期
2 曾曉新;《廣西教育》伴我成長[J];廣西教育;2003年34期
3 本刊編輯部;足音橐橐,《廣西教育》走過了半個世紀[J];廣西教育;2004年10期
4 本刊編輯部;《廣西教育》半世紀歷程:與時俱進 開拓創(chuàng)新 打造品牌[J];廣西教育;2004年13期
5 文江英;《廣西教育》促我成長[J];廣西教育;2004年01期
6 賀明章;心中的玫瑰——獻給《廣西教育》創(chuàng)刊50周年[J];廣西教育;2004年01期
7 蘇漢民;《廣西教育》是我的良師益友[J];廣西教育;1994年12期
8 鄒節(jié)華;良師·益友·知音[J];廣西教育;1994年12期
9 李人凡;慈母情 赤子心[J];廣西教育;1994年12期
10 曾曉新;感激與祝賀[J];廣西教育;1994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嫻;啟動廣西教育支援項目[N];北海日報;2008年
2 本報特派記者 韋軼柳 李萍 李秀翔;為廣西教育事業(yè)鼓與呼[N];廣西日報;2003年
3 記者余繼軍;有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初步形成(權威發(fā)布)[N];人民日報;2002年
4 梁家斌 記者 周祖臣;廣西教育信息化建設紅火[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陸崇林;《欽州日報》榮登第6屆廣西十佳報紙[N];欽州日報;2008年
6 胥茜 陳樹生;西華師大構建一體化教師教育體系[N];光明日報;2005年
7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 鐘秉林;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為建設有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作出新貢獻[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完善教師教育體系 推進教師教育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江東洲 通訊員 李向紅;增強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能力[N];科技日報;2004年
10 杜一娜;廣西教育社14種書入選教育部課程資源[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金峰;我國公立醫(yī)療機構職工分配制度研究:問題、思路和方案[D];復旦大學;2006年
2 羅守全;中國糧食流通政策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3 何忠偉;中國農業(yè)補貼政策的效果與體系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4 王公龍;保守主義與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D];復旦大學;2005年
5 楊蒙鶯;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模型研究[D];同濟大學;2005年
6 繆光平;中國天然林資源保護政策評價與分析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田志康;生命形式的知識產權及國家政策[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1年
8 董傳升;“科技奧運”的困境與消解[D];東北大學;2004年
9 紀紹勤;我國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10 吳大旬;清朝經營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海燕;終身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國教師教育體系的構想與創(chuàng)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賈伏生;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3 葉川;外商直接投資激勵政策協(xié)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高寧;少年宮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吳小君;典型人物報道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6 李守可;毛澤東社會發(fā)展觀評析(1956—1976)[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紅梅;中國教育電視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鄒立君;服務于農業(yè)企業(yè)的農村職業(yè)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霍鍵;當代科普期刊的困境與出路[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譚娟暉;我國地方課程開發(fā)的困境與對策[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555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45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