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6 13:37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
【摘要】:心理彈性是個人在面對壓力或者困難的境遇下,個人自覺主動展現出來的自身所具有的優(yōu)秀的個體特征,它在個人的內部心理與個體外的周圍世界間發(fā)揮中介和調節(jié)作用。開展心理彈性的研究對我國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和解決具有直接的幫助和指導實踐的作用。本文嘗試研究在校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 我國人力資源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高校在讀的大學生,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務是把在校的大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優(yōu)秀勞動者和生產管理者,這是我們黨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針對高等教育提出的目標和要求。 本研究是建立在心理彈性已經深入開展的研究基礎上進行的,如心理彈性的淵源與起點、心理彈性的基本概念、心理彈性的內部結構、心理彈性的測量方法、理論模型的構建和心理彈性研究現狀,深入探討了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的關系研究。本研究采用成人心理彈性量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社會支持量表,以734名大學生為被試對象,,考察大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各維度的群體特性,進一步分析了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專業(yè)、不同年級和家庭所在地對于心理彈性及格維度的影響。在文獻梳理和分析的理論基礎上,對此次調查的數據用專門的處理軟件進行了分析和列表,最后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調查及教育對策研究。 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研究結果表明:(1)大學生的心理彈性總體狀況良好,心理彈性的五個維度有各自的次序和變化;(2)心理彈性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心理彈性的狀況決定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就是保持大學生心理彈性的高水平狀態(tài),心理彈性是一種中介變量,它存在于壓力與心理健康之間;(4)心理彈性的理論與知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管理者的必備知識,可以提高通過大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5)心理彈性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可以測量和分析的,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最后是根據大學生心理彈性的現狀,提出了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點啟示:首先是立足現狀,扎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增強高校黨委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等措施。第二是結合現狀,拓寬教育途徑?梢詮膬热莸臅r代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開展工作。第三是發(fā)揮多方優(yōu)勢,構建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如可以從建立三級心理健康防護網絡、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順利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彈性 現狀 調查 教育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國內外心理彈性研究現狀的綜述12-14
- 1.3 研究的思路14
- 1.4 研究的方法14-15
- 1.5 研究的意義15-17
- 1.5.1 理論意義15
- 1.5.2 現實意義15-17
- 1.6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17-18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18-31
- 2.1 心理彈性的基本概念18-27
- 2.1.1 心理彈性的由來與發(fā)展18-19
- 2.1.2 心理彈性概念的界定19-21
- 2.1.3 心理彈性的結構21-22
- 2.1.4 心理彈性的測量22-24
- 2.1.5 心理彈性的理論模型24-27
- 2.2 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27-31
- 2.2.1 個體壓力、心理彈性與適應的關系研究27-28
- 2.2.2 心理彈性、自尊、樂觀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28-29
- 2.2.3 心理彈性、應對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29
- 2.2.4 心理彈性與自尊、樂觀、應對、社會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29-31
- 第3章 心理彈性的狀況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31-34
- 3.1 研究目的31
- 3.2 研究對象31-32
- 3.3 研究工具32-33
- 3.3.1 成人心理彈性量表32
- 3.3.2 SCL-90 癥狀自評量表32
- 3.3.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32
- 3.3.4 社會支持量表32-33
- 3.4 研究程序33
- 3.5 統計工具33-34
- 第4章 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研究結果34-43
- 4.1 關于大學生心理彈性狀況的群體特征分析34-39
- 4.1.1 對心理彈性及其各維度的總體描述34-35
- 4.1.2 性別對于心理彈性及各維度影響的分析35
- 4.1.3 獨生子女身份對于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的影響35-36
- 4.1.4 不同專業(yè)對于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的影響分析36-37
- 4.1.5 不同年級對于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的影響分析37-38
- 4.1.6 家庭所在地對于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的影響分析38-39
- 4.2 大學生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分析39-41
- 4.2.1 大學生心理彈性與主要心理癥狀的相關分析39-40
- 4.2.2 不同心理彈性水平大學生心理癥狀的比較分析40
- 4.2.3 心理健康組與心理問題組大學生心理彈性的比較40-41
- 4.3 大學生心理彈性與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的關系分析41-43
- 4.3.1 大學生心理彈性與各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41
- 4.3.2 心理彈性高分組和低分組和 SCL-90、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的比較41-43
- 第5章 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43-56
- 5.1 大學生心理彈性的現狀討論43-44
- 5.2 大學生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的關系討論44-45
- 5.3 大學生心理彈性現狀調查結果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45-56
- 5.3.1 立足現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5-49
- 5.3.2 結合現狀,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49-53
- 5.3.3 發(fā)揮優(yōu)勢,構建和諧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53-56
- 結論56-58
- 致謝58-59
- 參考文獻59-63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63-64
- 附錄一 基本情況調查量表64-65
- 附錄二 成人心理彈性量表65-66
- 附錄三 SCL-90 癥狀自評量表66-70
- 附錄四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70-71
- 附錄五 社會支持量表71-7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吉鋒;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09期
2 劉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方式——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賈克水,朱建平,張如山;隱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質特征[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4 于光平;信息網絡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理論觀察;2004年06期
5 劉美玲,王海波;論校園文化的隱性德育功能[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9期
6 張文禮,周紅;網絡: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02期
7 曾守錘,李其維;兒童心理彈性發(fā)展的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年06期
8 于肖楠;張建新;;自我韌性量表與Connor-Davidson韌性量表的應用比較[J];心理科學;2007年05期
9 梁寶勇;郝志紅;盧國華;;大學生和研究生心理壓力情況的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1期
10 于肖楠,張建新;韌性(resilience)——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5期
本文編號:5766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766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