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節(jié)律規(guī)則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5 11:20
節(jié)律作為語音鏈中的非線性因素,貫穿語言結構的各個層級。漢語語音節(jié)律使其具有音樂美的同時,亦使?jié)h語在語音上具有更多區(qū)別性特征。以往節(jié)律研究,理論方面建樹頗多,但在口語教學實踐中未受到應有關注,常將口語和書面語教學混為一談。本文在漢語節(jié)律理論方面參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通過厘清漢語口語節(jié)律規(guī)則以及對學習者存在偏誤進行分析,為教師需要儲備的節(jié)律知識以及如何更好地運用到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口語教學課堂提出建議。關于漢語節(jié)律規(guī)則,從較小韻律單位入手,介紹到句子層級,主要關注停延、重音、語調等,對此方面知識進行有層次的梳理。結合節(jié)律規(guī)則給出實例分析。通過對漢語口語節(jié)律要素分析,錄制漢語學習者口語交際的真實語料以及漢語母語者的對照語料,利用聽覺感知和Praat語音軟件對比分析,闡述漢語學習者語流中出現(xiàn)的節(jié)律偏誤,判斷節(jié)律偏誤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說明節(jié)律規(guī)則在漢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必要性。針對目前漢語語音教學領域中的節(jié)律教學情況,漢語口語教材中節(jié)律知識的體現(xiàn)和練習,以及作為指導性文件的《漢語國際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和漢語水平考試口試環(huán)節(jié)對節(jié)律掌握的要求,提出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語流中音步劃分、輕重對比、采用語圖示...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學習者的音頻波形劃分和音高
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1來自10位學習者,也會同樣錄制10段內(nèi)容相同的漢語本族語者相同內(nèi)容的普通話語流(subject)(S),利用20段音頻兩兩分析,以及10段學習者音頻互相分析。主要通過觀察聲調曲拱、語句整體曲拱、音頓停延節(jié)奏、音高落差、聲波振動頻率等信息分析語流中節(jié)律問題。O1是來自美國的Robin語言片段:為什么美國人覺得學中文很難?因為很多很多原因。圖1O1學習者的音頻波形劃分和音高S1是上段語言片段的本族語者普通話語流(下文不再贅述)圖2S1本族語者的音頻波形和音高正確停延劃分:為什么/美國人/覺得~/學中文/很難//?因為/很多/很多/原因。學習者停延劃分:為什么美國人/覺得~//學中文/很難//?因為/很多/很多/原因。該學習者節(jié)律偏誤主要體現(xiàn)在:(1)句內(nèi)停延的音空和音長,如“美國人”、“覺得”、“很難”這些音步太緊湊,以及“覺得”之后的音空過長,都會破壞韻律節(jié)奏。也導致詞重音的缺失。(2)聲調問題較明顯,把句調當聲調,由于句調沒有很多高低變化,導致字調也趨于平緩,缺少聲調在音步或韻律詞內(nèi)滑動。(3)詞重音出現(xiàn)少量問題。如“為什么”這個音步的重音放置在了“么(0.175979s)”,“因為”重音放置在了“為(0.287991s)”,第一個“很多”的重音未置后,“很
第二章對外漢語口語交際中的節(jié)律偏誤實驗分析22(0.29728s)”、“多(0.21585s)”。(4)句間停延,“覺得”之后的停延時值大于“很難”之后的,因此存在偏差。O2是來自美國的John語言片段:可能在將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圖3O2學習者的音頻波形劃分和音高圖4S2本族語者的音頻波形和音高正確停延劃分:可能/在將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學習者停延劃分:可能/在將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該學習者節(jié)律偏誤主要體現(xiàn)在:(1)聲調滑動問題明顯。通過上下圖對比能明顯看到學習者在說一連串音節(jié)組成的語句時,不注意聲調的滑動,會出現(xiàn)突升或突降,其他都趨于低平調和低降調。由于不區(qū)別音步或韻律詞內(nèi)的音調,導致缺少揚抑律節(jié)奏。這應該是受到其母語詞聲調的影響。(2)該句在句尾語調可以采用降調,表示確信;也可采用升調,表示疑問或假設。但O2采用平調,缺乏語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爭議與思考:60年來漢語詞重音研究述評[J]. 周韌.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8(06)
[2]日本學習者漢語陳述句語調的韻律匹配[J]. 溫寶瑩,謝郴偉.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4)
[3]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語音修辭美感淺析[J]. 廖映紅. 名作欣賞. 2018(20)
[4]基于實驗語音學的昆明話聲調研究[J]. 王思璇. 紅河學院學報. 2018(01)
[5]淺析新漢語水平考試——口語測試[J]. 袁藝銘.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7(10)
[6]漢語“特點”之我見[J]. 陸儉明. 廈大中文學報. 2015(01)
[7]Praat軟件對語音的可視化評測[J]. 李珍. 外國語文. 2014(06)
[8]韻律音系學與漢語韻律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 張洪明. 當代語言學. 2014(03)
[9]淺析現(xiàn)代漢語的語調與聲調[J]. 劉曉慧. 文教資料. 2012(32)
[10]韻律句法學研究的歷程與進展[J]. 馮勝利. 世界漢語教學. 2011(01)
博士論文
[1]泰國、印尼學習者漢語韻律習得研究[D]. 周寶芯.南京師范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注意假說研究學生對二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的注意[D]. 謝婧婧.華中師范大學 2018
[2]泰國留學生漢語陳述句語調習得的實驗研究[D]. 張靜.天津師范大學 2018
[3]漢語自然話語疑問句語調的音高模式研究[D]. 胡灝.暨南大學 2017
[4]韓國的漢語口語水平測試綜合調查分析[D]. 鄭載熹(JaeHee Jeong).西北大學 2016
[5]英美留學生漢語停頓習得偏誤分析[D]. 薄晨棣.黑龍江大學 2016
[6]基于韻律語法的對外漢語趣味教學研究[D]. 李曼.渤海大學 2015
[7]基于新HSK口語考試的高級口語教學研究[D]. 郭慧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4
[8]焦點對音強及譜加重影響的實驗研究[D]. 黃雪嬌.暨南大學 2014
[9]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調教學的對比教學法[D]. 石昭.廣西大學 2012
[10]對外漢語朗讀課教學研究[D]. 楊彩云.四川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0257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學習者的音頻波形劃分和音高
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1來自10位學習者,也會同樣錄制10段內(nèi)容相同的漢語本族語者相同內(nèi)容的普通話語流(subject)(S),利用20段音頻兩兩分析,以及10段學習者音頻互相分析。主要通過觀察聲調曲拱、語句整體曲拱、音頓停延節(jié)奏、音高落差、聲波振動頻率等信息分析語流中節(jié)律問題。O1是來自美國的Robin語言片段:為什么美國人覺得學中文很難?因為很多很多原因。圖1O1學習者的音頻波形劃分和音高S1是上段語言片段的本族語者普通話語流(下文不再贅述)圖2S1本族語者的音頻波形和音高正確停延劃分:為什么/美國人/覺得~/學中文/很難//?因為/很多/很多/原因。學習者停延劃分:為什么美國人/覺得~//學中文/很難//?因為/很多/很多/原因。該學習者節(jié)律偏誤主要體現(xiàn)在:(1)句內(nèi)停延的音空和音長,如“美國人”、“覺得”、“很難”這些音步太緊湊,以及“覺得”之后的音空過長,都會破壞韻律節(jié)奏。也導致詞重音的缺失。(2)聲調問題較明顯,把句調當聲調,由于句調沒有很多高低變化,導致字調也趨于平緩,缺少聲調在音步或韻律詞內(nèi)滑動。(3)詞重音出現(xiàn)少量問題。如“為什么”這個音步的重音放置在了“么(0.175979s)”,“因為”重音放置在了“為(0.287991s)”,第一個“很多”的重音未置后,“很
第二章對外漢語口語交際中的節(jié)律偏誤實驗分析22(0.29728s)”、“多(0.21585s)”。(4)句間停延,“覺得”之后的停延時值大于“很難”之后的,因此存在偏差。O2是來自美國的John語言片段:可能在將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圖3O2學習者的音頻波形劃分和音高圖4S2本族語者的音頻波形和音高正確停延劃分:可能/在將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學習者停延劃分:可能/在將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該學習者節(jié)律偏誤主要體現(xiàn)在:(1)聲調滑動問題明顯。通過上下圖對比能明顯看到學習者在說一連串音節(jié)組成的語句時,不注意聲調的滑動,會出現(xiàn)突升或突降,其他都趨于低平調和低降調。由于不區(qū)別音步或韻律詞內(nèi)的音調,導致缺少揚抑律節(jié)奏。這應該是受到其母語詞聲調的影響。(2)該句在句尾語調可以采用降調,表示確信;也可采用升調,表示疑問或假設。但O2采用平調,缺乏語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爭議與思考:60年來漢語詞重音研究述評[J]. 周韌.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8(06)
[2]日本學習者漢語陳述句語調的韻律匹配[J]. 溫寶瑩,謝郴偉.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4)
[3]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語音修辭美感淺析[J]. 廖映紅. 名作欣賞. 2018(20)
[4]基于實驗語音學的昆明話聲調研究[J]. 王思璇. 紅河學院學報. 2018(01)
[5]淺析新漢語水平考試——口語測試[J]. 袁藝銘.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7(10)
[6]漢語“特點”之我見[J]. 陸儉明. 廈大中文學報. 2015(01)
[7]Praat軟件對語音的可視化評測[J]. 李珍. 外國語文. 2014(06)
[8]韻律音系學與漢語韻律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 張洪明. 當代語言學. 2014(03)
[9]淺析現(xiàn)代漢語的語調與聲調[J]. 劉曉慧. 文教資料. 2012(32)
[10]韻律句法學研究的歷程與進展[J]. 馮勝利. 世界漢語教學. 2011(01)
博士論文
[1]泰國、印尼學習者漢語韻律習得研究[D]. 周寶芯.南京師范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注意假說研究學生對二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的注意[D]. 謝婧婧.華中師范大學 2018
[2]泰國留學生漢語陳述句語調習得的實驗研究[D]. 張靜.天津師范大學 2018
[3]漢語自然話語疑問句語調的音高模式研究[D]. 胡灝.暨南大學 2017
[4]韓國的漢語口語水平測試綜合調查分析[D]. 鄭載熹(JaeHee Jeong).西北大學 2016
[5]英美留學生漢語停頓習得偏誤分析[D]. 薄晨棣.黑龍江大學 2016
[6]基于韻律語法的對外漢語趣味教學研究[D]. 李曼.渤海大學 2015
[7]基于新HSK口語考試的高級口語教學研究[D]. 郭慧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4
[8]焦點對音強及譜加重影響的實驗研究[D]. 黃雪嬌.暨南大學 2014
[9]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調教學的對比教學法[D]. 石昭.廣西大學 2012
[10]對外漢語朗讀課教學研究[D]. 楊彩云.四川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02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5702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