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2-18 11:45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中經(jīng)常要思考的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內(nèi)容簡介/《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本書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首先,作者就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學科建設、基礎研究、漢語教師應有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漢語走向世界等問題,提出了富有創(chuàng)見的中肯意見,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學科發(fā)展具有指導性作用。其次,作者就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語法教學、虛詞教學和詞匯教學等具體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觀點鮮明,分析透辟,,極具參考價值。作者簡介/《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陸儉明,1935年11月生于江蘇吳縣。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1960年7月畢業(yè)并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學教授、現(xiàn)代漢語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現(xiàn)代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F(xiàn)任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委員。目錄/《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自序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之本體研究
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本體研究的試金石
對外漢語教學與漢語本體研究的關系
對外漢語教學需要語言學理論的支撐——配價分析的實際應用
漢語走向世界與“大華語”概念
對外漢語教學中經(jīng)常要思考的問題——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中需要關注的語義問題
關于漢語虛詞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中重要視詞匯教學
要重視講解詞語和句法格式的使用環(huán)境
漢語教員應有的自尊自重意識
說“年、月、日”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中經(jīng)常要思考的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37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