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國家實驗室基于數(shù)據(jù)的素描
本文關鍵詞:對美國國家實驗室基于數(shù)據(jù)的素描 出處:《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聯(lián)邦研發(fā)中心 國家實驗室 數(shù)據(jù)素描
【摘要】:選取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主管的10個國家實驗室為樣本,從人員構成、經(jīng)費來源、經(jīng)費支出、核心能力及代表性成果等科研相關數(shù)據(jù)對其進行梳理與簡要分析,總結出其具有政府撥款為主的經(jīng)費來源、結構平衡的科研能力、獨立法人形式的管理承包制、開放與共享的科研資源以及特別關注下一代人才吸引與培養(yǎng)等顯著特點,以期能啟發(fā)對探索我國國家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與完善管理運行的思考。
[Abstract]:Select 10 national laboratory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science as a sample, from personnel, sources of funds, expenditures, core competence and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lated data were sorted out and a brief analysis on its, summed up the talent by Fei Laiyuan, balanc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has independent legal form of government funding. The management of contract system, opening and shar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s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ttracting and training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inspire to explore China's national laboratory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分類號】:G327.12
【正文快照】: 1問題的提出為滿足國家某些特殊的且現(xiàn)有政府或承包人的資源不能有效完成的長期研究或開發(fā)需求,根據(jù)《聯(lián)邦采購條例》,美國政府創(chuàng)建了“聯(lián)邦政府資助的研究與開發(fā)中心”(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Center,FFRDC),使得聯(lián)邦機構可以利用私人部門的資源來完成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何潔;鄭英姿;;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管理對我國高校建設國家實驗室的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2 于冰;時勘;;基于目標管理的國家實驗室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棟;;基于ISM的高職院校實驗室利用效率分析的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34期
2 韓靚;林祥;;建立多方協(xié)同監(jiān)督的科技項目監(jiān)理體系[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3 何潔;;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管理運行機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0期
4 劉學之;任怡靜;馬婧;吳衛(wèi)紅;陳冬生;;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技術轉移制度及效益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1期
5 黃振羽;丁云龍;;激勵結構沖突、歷史機遇與制度變革——美國依托大學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年02期
6 林祥;;何為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之“特色”[J];科學學研究;2015年06期
7 周勇義;凌輝;張黎偉;;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科研平臺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7期
8 扎西達娃;丁思嘉;朱軍文;;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未來十年戰(zhàn)略要點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年10期
9 劉芳;王炳富;王國雄;;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績效評價研究:案例分析與邏輯框架[J];研究與發(fā)展管理;201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曹宇東;何毅;趙劍衡;李雷;;交叉學科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研究——以物理與生物醫(yī)學交叉實驗室為例[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曉軒,汪凌勇;國際科技評估的理論與實踐[J];科技成果縱橫;2003年05期
2 林耕;傅正華;;美國國家實驗室技術轉移管理及啟示[J];科學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3 莊越 ,葉一軍;我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國家實驗室建設及管理的比較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年12期
4 李強;韓伯棠;翟立新;;公共科研機構績效評價測度體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年02期
5 周岱;劉紅玉;葉彩鳳;黃繼紅;;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剖析[J];科研管理;2007年06期
6 周岱;劉紅玉;趙加強;黃繼紅;葉彩鳳;;國家實驗室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分析與建構[J];科研管理;2008年02期
7 趙文華,黃纓,劉念才;美國在研究型大學中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萬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提高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基礎科學;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云;國家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第二屆全國實驗室管理科學研討會會議通知(第一輪)[J];分析試驗室;2004年12期
2 張文兵,周金燕,王文斌;藝術類實驗室建設管理的探討[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3 朱宏偉;;淺談醫(y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年09期
4 張春水;;實驗室管理體系現(xiàn)場內審的方法和技巧[J];中國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5 范東先;;建綠色實驗室,促學院和諧發(fā)展[J];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6 王豐超;;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對策研究[J];研究與發(fā)展管理;2007年02期
7 張永芬;;論實驗室經(jīng)費管理與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11期
8 雷東;;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管理模式及其借鑒意義[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孫紅云;李志剛;;淺談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中國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09年05期
10 郝麗娟;;實驗室管理首次進入立法視野[J];認證技術;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壽鵬;王向陽;叢紅梅;;實驗室“5S”運動[A];山東省金屬學會理化檢驗學術委員會理化檢驗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彭德強;;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提高實驗室效能[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趙志強;;高校實驗室開放教學的實施與管理[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付國柱;趙百英;曹姍姍;;高校實驗室人身安全保障研究[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5 馮璐;劉曉鴻;王杰;;高校實驗室開放工作實踐與研究——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為例[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付國柱;袁雪松;趙百英;曹姍姍;;高校實驗室人身安全保障研究[A];北京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C];2011年
7 許世學;;重視實驗室建設,加強實驗室管理[A];2003年全國實驗室管理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張麗敏;張穎花;;高校數(shù)字化實驗室建設探析[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萬良;李敏;;研究生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陳俊梅;畢浩宇;周晉陽;;全面提高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實驗室的管理[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八次學術年會暨《醫(yī)療設備信息》創(chuàng)刊20周年慶祝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鰲;建議創(chuàng)新國家實驗室機制[N];大眾科技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姚雪青;高校實驗安全再受拷問[N];人民日報;2012年
3 郝麗娟;實驗室管理立法當及時[N];中國質量報;2012年
4 記者 楊蕾;10項移動實驗室國標7月底實施[N];中國質量報;2013年
5 金莉;“開放實驗室”:讓我們看到了什么?[N];科技日報;2003年
6 李雪玲;蔡利萍;陳健;李小幼:實驗室里顯身手[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7 記者 龍超凡;福建嚴防危險品流出實驗室[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蔣玉寶;隴上“小實驗室”引領企業(yè)闖市場[N];中國國門時報;2012年
9 本報記者 周燕華 通訊員 黃昕;數(shù)字化開創(chuàng)實驗室管理新時代[N];中國國門時報;2013年
10 記者 徐建華;為實驗室管理立法[N];中國質量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皓;國家實驗室運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唐東;廣西自治區(qū)級重點實驗室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3 李云;國家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4 賀平;應用型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與宣傳方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張德成;師范院校構建教育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徐朝軍;數(shù)學化實驗室研究與實現(xiàn)[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宋艷菊;實驗室家具的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4年
8 陳佳;汽車零部件實驗室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9 鄧潮榮;基于WEB的實驗室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魯曉陽;中等職業(yè)學校網(wǎng)絡型PLC實驗室建設和課程開發(fā)[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419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134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