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畿“性命合一”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00:06
本文關鍵詞:王畿“性命合一”思想研究
【摘要】:伴隨著明朝中后期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的主體性意識進一步增強。自宋朝以來流行的氣質之性與義理之性的性二重論已無法與之適應。王畿在繼承先秦儒家性一元論的基礎上,結合心學,提出了“性命合一”的人性論思想!靶悦弦弧敝械摹靶浴睘樾闹,“命”為心之天則,性命兩者相合于心。因此,王畿的“性命合一”思想應是心學視域下的一元人性論。此人性論主張將人的自然屬性提至與道德屬性同等重要的位置,對開啟明末清初的自然人性論思想有先河后海之功。 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首先,在第一章對王畿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進行了介紹分析,,探討“性命合一”思想提出的社會現(xiàn)實基礎。 其次,第二章著重梳理了王畿對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文獻《論語》、《中庸》、《易傳》《孟子》中性、命思想的釋義。王畿對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性、命進行釋義的同時,也體現(xiàn)著其對性、命范疇的理解。王畿將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文獻中性、命思想作為其“性命合一”思想之理論基礎。 再次,第三章著重論述了王畿“性命合一”思想之內涵。從“性命合一”思想提出之目的、“性命合一”思想之內涵、“性命合一”思想之踐履工夫三個維度對“性命合一”思想進行解析,完整地將“性命合一”思想體系呈現(xiàn)出來。 最后,第四章主要論述王畿“性命合一”思想的意義。論述從“性命合一”思想與王畿其它命題的關系、“性命合一”思想于儒家人性論史中的地位和“性命合一”思想的當代價值三個角度展開,對“性命合一”思想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關鍵詞】:性命合一 人性論 陽明心學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248.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1.王畿思想研究綜述7-10
- 2.從先秦儒家人性論到宋儒性命義理之學10-12
- 第1章 王畿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12-20
- 1.1 王畿的生平12-14
- 1.1.1 未正式受學陽明的時期(1498——1523)12-13
- 1.1.2 受學于陽明時期(1523——1529)13
- 1.1.3 四處講學的后陽明時期(1529——1583)13-14
- 1.2 明朝中后期的社會現(xiàn)狀14-20
- 1.2.1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現(xiàn)狀15-17
- 1.2.2 明朝中后期的經(jīng)濟現(xiàn)狀17-18
- 1.2.3 明朝中后期的文化現(xiàn)狀18-20
- 第2章 王畿對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中的性、命思想之釋義20-35
- 2.1 王畿對《論語》性、命思想之釋義20-26
- 2.2 王畿對《中庸》性、命思想之釋義26-29
- 2.3 王畿對《易傳》性、命思想之釋義29-32
- 2.4 王畿對《孟子》性、命思想之釋義32-35
- 第3章 王畿“性命合一”思想之釋義35-46
- 3.1 “性命合一”思想提出之目的35-38
- 3.1.1 學原為自己之性命35-37
- 3.1.2 反對宋儒性二重論之說37-38
- 3.2 “性命合一”思想之內涵38-43
- 3.2.1 性是心之生機39-41
- 3.2.2 命是心之天則41-42
- 3.2.3 性命相合于心42-43
- 3.3 “性命合一”之踐履工夫43-46
- 第4章 王畿“性命合一”思想的意義46-53
- 4.1 “性命合一”思想于其學術體系中的地位46-49
- 4.1.1 “性命合一”思想與心體論46-47
- 4.1.2 “性命合一”思想與“現(xiàn)成良知”47
- 4.1.3 “性命合一”思想與“致良知”47-48
- 4.1.4 “性命合一”思想與人生境界48-49
- 4.2 “性命合一”思想于中國人性論史之地位49-51
- 4.2.1 對儒家人性論思想的繼承與批判49-50
- 4.2.2 對明末清初自然人性論的開啟50-51
- 4.3 “性命合一”思想的當代啟示51-53
- 結語53-55
- 參考文獻55-59
- 致謝59-61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國良;論王畿的真性流行之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2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米文科;;良知與虛寂合一——王龍溪虛寂思想略論[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周桂鈿;王充性命論探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4年03期
5 張九海;“無工夫中真工夫”——論王龍溪工夫說對王學的發(fā)展[J];撫州師專學報;2003年01期
6 干春松;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學及其評介[J];甘肅社會科學;1992年03期
7 鄧國元;王英;;王龍溪和王陽明思想關系析論[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賈乾初;;“一體之治”與“政學合一”——王畿政治思想發(fā)微[J];東岳論叢;2012年11期
9 宋克夫;金霞;;王畿與中晚明文學思潮[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張衛(wèi)紅;;王門后學王龍溪與羅念庵工夫論之比較[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6861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68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