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在中國的發(fā)展狀況及趨勢——基于科技哲學三大期刊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8-06 19:32
本研究通過對1985-2018年發(fā)表在科技哲學三大期刊上的423篇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揭示了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在中國的發(fā)展狀況及趨勢,包括論文發(fā)表的時間、作者、機構、選題方向以及方法類型等分布情況,梳理了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選題方向與研究方法之間的對應關系。結果顯示,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的研究譜系業(yè)已形成,學科建制化發(fā)展正在穩(wěn)步推進;作為連接哲學思辨與社會現(xiàn)實的橋梁,科學社會學在選題方向上緊密圍繞國家的科技戰(zhàn)略,反映了中國學術共同體的擔當和進步;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科學社會學乃至科技哲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新的機遇,中國科技哲學的多元化發(fā)展值得期待。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一、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的分布情況
1. 數(shù)量-時間分布
2. 學者和機構分布
3. 選題方向分布
4. 方法類型分布
二、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的選題方向與方法類型的對應關系
三、總結與討論
1. 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譜系形成, 學科建制化穩(wěn)步推進
2. 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是連接哲學思辨與社會現(xiàn)實的橋梁
3. 中國科技哲學多元化發(fā)展的未來趨勢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然辯證法之學科“危”與“機”的方法論維度[J]. 包大為.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8(07)
[2]基于普賴斯定律和綜合指數(shù)法的核心著者測評——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為例[J]. 宗淑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6(12)
[3]中國科學社會學的演進:路徑、特征與挑戰(zhàn)[J]. 李正風,魯曉. 科學與社會. 2016(02)
[4]庫恩哲學是后現(xiàn)代的嗎?[J]. 崔偉奇. 哲學研究. 2015(08)
[5]科學社會學在中國大陸的興起[J]. 范岱年. 科學與社會. 2015(02)
[6]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狀況及趨勢[J]. 陳凡,程海東.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4(01)
[7]國內(nèi)科學社會學研究的發(fā)展及面臨的問題[J]. 林聚任,劉翠霞. 科學與社會. 2011(04)
[8]貝爾納與默頓:科學社會研究的兩種進路[J]. 張雁,柏瑞平.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0(07)
[9]精心構造學科“內(nèi)核”與“保護帶”,快速推進科學技術哲學發(fā)展——紀念《科學技術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J]. 黃瑞雄.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4(03)
[10]面向21世紀的科學技術哲學所面臨的三個問題[J]. 程倩春,崔偉奇.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2(01)
博士論文
[1]中國科技哲學發(fā)展態(tài)勢大數(shù)據(jù)分析[D]. 張丁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670238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一、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的分布情況
1. 數(shù)量-時間分布
2. 學者和機構分布
3. 選題方向分布
4. 方法類型分布
二、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的選題方向與方法類型的對應關系
三、總結與討論
1. 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譜系形成, 學科建制化穩(wěn)步推進
2. 科學社會學實證研究是連接哲學思辨與社會現(xiàn)實的橋梁
3. 中國科技哲學多元化發(fā)展的未來趨勢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然辯證法之學科“危”與“機”的方法論維度[J]. 包大為.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8(07)
[2]基于普賴斯定律和綜合指數(shù)法的核心著者測評——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為例[J]. 宗淑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6(12)
[3]中國科學社會學的演進:路徑、特征與挑戰(zhàn)[J]. 李正風,魯曉. 科學與社會. 2016(02)
[4]庫恩哲學是后現(xiàn)代的嗎?[J]. 崔偉奇. 哲學研究. 2015(08)
[5]科學社會學在中國大陸的興起[J]. 范岱年. 科學與社會. 2015(02)
[6]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狀況及趨勢[J]. 陳凡,程海東.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4(01)
[7]國內(nèi)科學社會學研究的發(fā)展及面臨的問題[J]. 林聚任,劉翠霞. 科學與社會. 2011(04)
[8]貝爾納與默頓:科學社會研究的兩種進路[J]. 張雁,柏瑞平.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0(07)
[9]精心構造學科“內(nèi)核”與“保護帶”,快速推進科學技術哲學發(fā)展——紀念《科學技術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J]. 黃瑞雄.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4(03)
[10]面向21世紀的科學技術哲學所面臨的三個問題[J]. 程倩春,崔偉奇.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2(01)
博士論文
[1]中國科技哲學發(fā)展態(tài)勢大數(shù)據(jù)分析[D]. 張丁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6702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67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