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7 16:01
我國行政倫理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較晚,但前人學者在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包括梳理中國傳統(tǒng)行政倫理思想、分析歷史社會背景、總結基本行政倫理規(guī)范。 本篇論文以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為主要研究內容,以現代行政倫理理論為分析工具對其思想梳理與評析。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的形成緣于社會變革對治國理論的訴求,并以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為背景。孟子繼承了西周的“敬德保民”思想、孔子的仁學思想,以“天人相通”思想、性善論為理論基礎,樹立了圣人的理想行政人格典范,并提出了思誠、自反、養(yǎng)心、推己及人等道德修養(yǎng)方法。從現代行政倫理角度而言,孟子行政人格思想表現出一些獨特之處:孟子的行政人格構想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重視道德自律、忽略外在的制度約束;其次,孟子思想的行政人格在仁的價值導向下從屬于一般人格;最后,孟子主張官員的行政人格獨立,但是與現代行政倫理所提倡的獨立行政人格不同,充滿了消極色彩。 孟子的行政人格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由于前人沒有對孟子行政人格思想進行研究,本課題希望通過對其思想的梳理與評析,為其行政人格思想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學位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B222.5;B82-05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與研究現狀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狀
第二節(jié)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人格概念的界定
二、行政人格概念的界定
三、孟子思想的行政人格內涵
第二章 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的形成
第一節(jié) 現實基礎
一、社會變革期求治國理論的出現
二、百家爭鳴成就儒家學派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思想淵源
一、“敬德保民”思想:嶄露君王道德理性
二、仁學思想:彰顯君臣倫理價值追求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理論體系
第一節(jié) 天命與人性——理論的起點
一、“天人相通”思想:由天到人的視閾轉移
二、“性善”說:人的道德理性的凸現
第二節(jié) 理想行政人格——理論內核
一、理想行政人格典范:圣人
二、君王的理想人格:“施仁政于民”
三、官員的理想人格:“懷仁義以事君”
第三節(jié) 道德修養(yǎng)——理論的實現
一、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意旨:“修其身而天下平”
二、道德修養(yǎng)的內在意圖:“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孟子行政人格思想評析
第一節(jié) 理想主義的行政人格構想:重自律、略他律
一、孟子理想主義行政人格的構想
二、孟子對他律的輕慢與忽略
第二節(jié) 行政人格從屬于一般人格:原始的融合
一、孟子融合的行政人格構思
二、孟子對公共行政價值導向的懵想與罔聞
第三節(jié) 獨立的行政人格:無奈的自由
一、孟子自由獨立官員人格的構建
二、孟子對獨立行政人格的管窺與囿見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58731
【學位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B222.5;B82-05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與研究現狀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狀
第二節(jié)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人格概念的界定
二、行政人格概念的界定
三、孟子思想的行政人格內涵
第二章 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的形成
第一節(jié) 現實基礎
一、社會變革期求治國理論的出現
二、百家爭鳴成就儒家學派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思想淵源
一、“敬德保民”思想:嶄露君王道德理性
二、仁學思想:彰顯君臣倫理價值追求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理論體系
第一節(jié) 天命與人性——理論的起點
一、“天人相通”思想:由天到人的視閾轉移
二、“性善”說:人的道德理性的凸現
第二節(jié) 理想行政人格——理論內核
一、理想行政人格典范:圣人
二、君王的理想人格:“施仁政于民”
三、官員的理想人格:“懷仁義以事君”
第三節(jié) 道德修養(yǎng)——理論的實現
一、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意旨:“修其身而天下平”
二、道德修養(yǎng)的內在意圖:“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孟子行政人格思想評析
第一節(jié) 理想主義的行政人格構想:重自律、略他律
一、孟子理想主義行政人格的構想
二、孟子對他律的輕慢與忽略
第二節(jié) 行政人格從屬于一般人格:原始的融合
一、孟子融合的行政人格構思
二、孟子對公共行政價值導向的懵想與罔聞
第三節(jié) 獨立的行政人格:無奈的自由
一、孟子自由獨立官員人格的構建
二、孟子對獨立行政人格的管窺與囿見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建華,夏方明;論行政人格的功能及其域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徐德斌,張玉龍;試論孟子思想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借鑒意義[J];長春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3 田耕滋;孟子的士人理想與人格精神[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王偉;應培育國家公務員的“行政人格”[J];中國公務員;1996年10期
5 陳谷嘉;論孟子的道德人格理想目標系統(tǒng)[J];湖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2期
6 馬文運;社會轉型中的行政人格[J];決策探索;1994年12期
7 王愛芳,劉愛蓮;論現代化進程中行政人格的塑造[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8 汪玉峰;;試論孟子的理想人格[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9 陳建斌;王光升;;基于制度視角的行政人格沖突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10 郭振香;孟子理想人格觀淺析[J];嘉應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本文編號:28587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85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