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抑郁癥(Depression)又稱為抑郁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有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和一些軀體癥狀,主要包括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改善抑郁癥的治療一直是包括精神科在內的眾多學科的研究熱點。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郁癥的主要手段,但抑郁癥是一個涉及多種機制的復雜疾病,近年來抗抑郁藥物的研制雖有很大進展,但仍缺乏理想的藥物。近年來研制的新型抗抑郁藥雖然毒性低、不良反應少,但低應答率及長期用藥亦可能引起潛在不良反應是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因而尚需深入研究其發(fā)病機制研究新型治療藥物。烏靈參(Xylariasp)是生長在土棲白蟻巢中的一種真菌的菌核,具有利尿、補心神、治失眠、治療吐血及產(chǎn)后失血等藥用價值。烏靈菌粉是采用深層發(fā)酵技術培養(yǎng)烏靈參菌絲體制成的淺棕色至棕色粉末,其膠囊制劑在臨床主要用于鎮(zhèn)靜安神和抗失眠的治療。烏靈菌粉的抗抑郁、抗焦慮效果在臨床上已經(jīng)得到證實,顯示中醫(yī)藥在這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為了進一步確立這一優(yōu)勢,仍需在作用機制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建立了社會競爭失敗小鼠抑郁癥模型,并通過社交回避反應評價實驗觀察烏靈菌粉的抗抑郁作用。結果表明模型組小鼠在社交回避反應評價實驗中的社交區(qū)停留時間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動物(P0.01),而烏靈菌粉治療(低劑量,0.5g/kg、中劑量,1.0g/kg、高劑量,2.0g/kg)后可以顯著提高其社交區(qū)停留時間比例(P0.05)。同時,模型組小鼠的角落區(qū)停留時間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動物(P0.01),低、中、高劑量的烏靈菌粉治療后顯著降低了其角落區(qū)停留時間比例(P0.05)。隨后我們進一步在分子水平上對烏靈菌粉的抗抑郁癥作用機制進行探討。因為近來有不少研究報道社會競爭失敗壓力會增加嚙齒類動物大腦內內質網(wǎng)應激關鍵蛋白的表達,于是我們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對內質網(wǎng)應激相關基因和蛋白的表達水平進行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大腦海馬內質網(wǎng)應激標志性蛋白GRP78/Bip和PDI的表達水平升高(P0.05),而烏靈菌粉治療14 d后其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海馬蛋白IRE1α和基因sXBP1的表達水平顯著增加(P0.05),而烏靈菌粉低、中和高劑量治療14d后其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此外模型組小鼠海馬IRElα的蛋白和sXBP1的基因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烏靈菌粉治療后其表達水平明顯降低(P0.05);與細胞凋亡相關的基因CHOP轉錄水平在模型組小鼠海馬內顯著升高,而Bc12/Bax蛋白表達水平則顯著降低(P0.05),而高劑量的烏靈菌粉顯著降低其表達水平(P0.05)。上述結果表明,烏靈菌粉能夠有效改善社會競爭失敗模型小鼠的抑郁癥狀,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機制研究顯示,烏靈菌粉能夠有效維持內質網(wǎng)的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進而保護細胞,恢復神經(jīng)細胞正常功能。腦缺血是目前全球致死率位于第二位的腦血管疾病,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腦缺血重要的病理生理機制之一。研究證實腦缺血再灌損傷導致了線粒體廣泛性的進行性損傷,自噬是清除損傷線粒體的普遍機制,腦內神經(jīng)元的正常生理活動依賴于線粒體產(chǎn)生的ATP作為能量供體。故線粒體的正常功能在腦缺血的多種損傷與修復階段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臨床上腦缺血治療的方案之一是聯(lián)合使用溶栓藥物與神經(jīng)保護藥物。但如何減少經(jīng)溶栓處理后的再灌注損傷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到目前為止,尚缺乏療效確切且能夠對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藥物。谷紅注射液是由乙酰谷酰胺和紅花提取液制成的復方制劑,紅花提取液含有紅花黃色素和紅花苷類等有效成分,其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等對缺血性卒中的保護作用已被眾多基礎研究所證實。乙酰谷酰胺是谷胺酰胺乙;难苌,研究已表明谷氨酰胺可以對抗腦缺血引起的神經(jīng)元損傷。目前已有大量的臨床應用表明谷紅注射液對腦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本實驗室的前期研究也顯示,谷紅注射液可以顯著改善實驗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運動功能。為進一步探討其具體作用機制,本實驗采用大鼠大腦中動脈栓塞(middle 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并通過神經(jīng)缺損癥狀評分和貼紙去除實驗對谷紅注射液的藥效學進行評價。結果發(fā)現(xiàn)模型組大鼠神經(jīng)缺損癥狀評分顯著增加(P0.001),雙側前肢完全去除貼紙的時間顯著延長(P0.001),經(jīng)過谷紅注射液14 d的治療后,大鼠神經(jīng)缺損癥狀評分顯著減少且雙側前肢完全去除貼紙的時間(P0.05)明顯縮短。然后對大鼠大腦皮層組織線粒體自噬相關蛋白的表達水平進行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谷紅注射液治療14 d后可有效上調Beclin1、Parkin、KIFC2和UCP3蛋白的表達(P0.05)。綜上,本實驗觀察到谷紅注射液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而這一作用可能是通過對線粒體功能的保護而實現(xiàn)的。這為谷紅注射液的臨床應用以及抗腦缺血的新藥研發(fā)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和新思路。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5.5
【圖文】:
后一次應激結束后,將C57小鼠單獨詞養(yǎng),自由飲食飲水。除正常對卜,將模型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Model)、烏靈菌粉低劑量組(Wuling,0.5g/kg)、中劑量組(Wuling-M,邋1.0g/kg)、高劑量組(Wuling-H,2.kg)、陽性對照氟西汀組(Fluoxetine,邋10邋mg/kg)。每組15只動物。氟于生理鹽水,烏靈菌粉溶于0.5%CMC-Na。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的溶媒,每天定時9點采用灌胃給藥方式給藥一次,連續(xù)給藥2邋w。逡逑物行為學檢測逡逑用社交回避反應評價進行小鼠行為學檢測(圖1)。最后一次給藥24邋h行接觸-回避反應實驗評價小鼠抑郁情況,社交回避反應實驗評價的過ookKJ等人先前描述的相同[13]。逡逑交回避反應實驗的裝置包括一個沒有頂端的亞克力盒(42x42x50cm)場,開場內設有兩個角落區(qū)(corner邋zone)邋(9><9邋cm)和一個相互接觸區(qū)(interactionzone)邋(24x14cm),交流區(qū)內放有一個一端為空的絲網(wǎng)克力長方體(10x8x50邋cm)。逡逑

粉對SDS模型小鼠海馬內GRP78和PD丨蛋白表達uling邋powder邋treatment邋(0.5,邋1.0邋or邋2.0邋g/kg,邋Fluoxe,邋2邋\v)邋on邋GRP78邋and邋PDI邋expression邋in邋hippocampusP78邋in邋hippocampus邋in邋each邋group邋using邋western邋blottingI邋in邋hippocampus邋in邋each邋group邋using邋western邋blottingnsity邋was邋normalized邋to邋P-actin.邋All邋the邋values邋representegroup,邋*P邋<邋0.05邋versus邋Control邋group;邋nP邋<邋0.05,邋UUP邋-way邋ANOVA邋followed邋by邋Least邋Significant邋Difference邋SDS模型小鼠海馬ERS下游通路的影響逡逑邋blotting和qRT-PCR方法對ERS下游通路的具體。結果發(fā)現(xiàn)模型組小鼠海馬蛋白IREla的表達水靈菌粉中劑量(1.0g/kg)和高劑量(2.0g/kg)治<.44BXBPl

表達水平進行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模型組小鼠海馬蛋白IREla的表達水平也顯著增加逡逑(P<0.05),而烏靈菌粉中劑量(1.0g/kg)和高劑量(2.0g/kg)治療14d后其表逡逑達水平顯著降低(尸<0.05)(圖4A);如圖4B所示,海馬內sXBPlmRNA的表達逡逑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烏靈菌粉治療后其表達水平明顯降低(/><0.05)。逡逑此外,模型組小鼠海馬內的P-eIF2a的蛋白表達呈上調趨勢,而烏靈菌粉治療后呈逡逑下調趨勢(圖5A);而從qRT-PCR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模型組小鼠海馬內的ATF4基逡逑因表達水平顯著上升(P<0.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蕊;梁珍;楊楠;紀超;劉雁勇;左萍萍;;谷紅注射液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層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年07期
2 張蕊;范思遠;梁珍;紀超;楊楠;劉雁勇;崔麗英;左萍萍;;谷紅注射液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運動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年01期
3 李洪亮;薛智慧;龍抗勝;陳果;李鐵浪;;線栓法制備MCAO模型大鼠的經(jīng)驗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年12期
4 尹愛群;;分析34例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谷紅注射液治療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年19期
5 王文靜;孫昱皓;戴敏超;湯耀輝;孫青芳;卞留貫;;氧化應激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自噬調控機制[J];中國微侵襲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3年06期
6 張小沖;趙浩;馬建華;劉寧;;線栓法大鼠MCAO模型的實驗研究[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年06期
7 涂桂花;梁尚棟;;神經(jīng)軸漿運輸?shù)墓δ芘c疾病研究進展[J];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2013年01期
8 楊楠;劉雁勇;郝文宇;紀超;牟亮;左萍萍;;應用基因芯片技術探討烏靈菌粉的抗抑郁機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年04期
9 鄔晶晶;;谷紅注射液對三硝基丙酸致小鼠腦缺氧模型的保護作用觀察[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8年05期
10 李昕;王建平;劉春嶺;李楠;白宏英;;谷紅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60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
27453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74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