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緩釋微膠囊的制備及其釋放動力學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30 15:20
本文關鍵詞:卡托普利緩釋微膠囊的制備及其釋放動力學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卡托普利(captopril),又名巰甲丙脯酸,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一種水溶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是治療高血壓及充血性心衰的首選藥物之一。但由于其半衰期僅1.9小時,需每日服藥三到四次。臨床為提高療效而增加劑量,,導致“峰谷”現(xiàn)象,引起眩暈、頭痛等不良反應,此外,由于卡托普利在腸內不穩(wěn)定,吸收易受食物的影響,表現(xiàn)不同的吸收類型,易出現(xiàn)突釋現(xiàn)象,生物利用度降低,治療效果減弱,因此有必要將其制成緩釋制劑,減少病患用藥次數,減小其血藥濃度峰谷波動,以期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本課題利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 proprl methyl celluloxe phthalate,HPMCP)為載體材料,液中干燥法制備了卡托普利緩釋微膠囊。并且采用了紫外分光光度計、光學顯微鏡和電子掃描顯微鏡對所得微膠囊的性能進行了研究。設計了正交實驗和單因素實驗以優(yōu)化微囊的制備處方和工藝條件。實驗結果表明,所制得的卡托普利微膠囊呈球形,粒徑分布范圍在125μm-500μm,外觀完整致密,流動性好,無粘連。其中理想的工藝條件為投料比(1∶2)、表面活性劑司盤的用量(2%)、反應溫度為35℃、反應攪拌速度為300r·min~(-1)。在進行體外釋放實驗時,考察了不同的投料比、表面活性劑的用量、以及釋放介質的pH值等因素對微膠囊累積釋放率的影響,同時證明所得卡托普利微膠囊與卡托普利普通片相比較具有明顯的緩釋作用。 本課題同時還對微膠囊的體外釋放動力學進行了考察,并根據Fick擴散定律建立了傳質模型,并利用微膠囊的體外釋放實驗數據對模型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該模型能有效的描述和預測微膠囊內藥物釋放行為,擬合系數R為0.9977,模型顯示,微膠囊內藥物釋放速率與藥物在膜內有效擴散系數成正比,與微膠囊的膜厚成反比。
【關鍵詞】:微膠囊 卡托普利 藥物緩釋 傳質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94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緒論9-22
- 1.1 口服緩釋控釋制劑的發(fā)展9-12
- 1.1.1 劑型9-10
- 1.1.2 釋藥類型10-11
- 1.1.3 種類11-12
- 1.1.4 國內外緩釋控釋制劑的發(fā)展趨勢12
- 1.2 微膠囊技術的發(fā)展12-19
- 1.2.1 微膠囊的定義12-13
- 1.2.2 微膠囊的發(fā)展歷史13-14
- 1.2.3 微膠囊的特點14
- 1.2.4 微膠囊制備方法簡述14-17
- 1.2.5 微膠囊國內外情況及前景17-19
- 1.3 卡托普利的特點及研究19-21
- 1.3.1 卡托普利的化學組成19-20
- 1.3.2 藥理作用20
- 1.3.3 卡托普利的臨床應用20-21
- 1.3.4 卡托普利劑型的前景21
- 1.4 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意義21-22
- 第二章 卡托普利緩釋微膠囊的制備22-31
- 2.1 實驗原理22
- 2.2 實驗工藝流程22-23
- 2.3 實驗藥品與試劑23
- 2.4 實驗儀器與設備23
- 2.5 卡托普利緩釋微膠囊的制備23-26
- 2.5.1 pH=7.4的磷酸緩沖溶液配制24
- 2.5.2 卡托普利標準曲線的繪制24
- 2.5.3 微囊包封率和載藥量的測定24
- 2.5.4 正交實驗的設計24-26
- 2.6 實驗條件對微膠囊制備的影響26-30
- 2.6.1 HPMCP與丙酮(w:v)比值的影響26-27
- 2.6.2 丙酮與石蠟(v:v)比值的影響27-28
- 2.6.3 卡托普利與HPMCP(w:w)比值的影響28
- 2.6.4 司盤用量的影響28-29
- 2.6.5 硬脂酸鎂與石蠟比值的影響29
- 2.6.6 溫度的影響29-30
- 2.6.7 攪拌速度的影響30
- 2.7 結論30-31
- 第三章 卡托普利微膠囊性質的表征31-36
- 3.1 微膠囊的顆粒外觀31-33
- 3.2 微膠囊的粒徑分布33
- 3.3 微膠囊的包埋率33-34
- 3.4 微膠囊的包埋度34
- 3.5 微膠囊的含水率34
- 3.6 微膠囊的溶解性能測試34
- 3.7 微膠囊的分散性測試34
- 3.8 微膠囊的紅外表征34-35
- 3.9 結論35-36
- 第四章 卡托普利微膠囊緩釋性的研究36-42
- 4.1 微膠囊體外釋放實驗方法36-37
- 4.2 投料比對微膠囊釋藥性能的影響37-38
- 4.3 司盤用量對微膠囊釋藥性能的影響38-39
- 4.4 pH值對微膠囊釋藥性能的影響39-40
- 4.5 卡托普利微膠囊與卡托普利藥片釋藥性能的比較40-41
- 4.6 結論41-42
- 第五章 卡托普利微囊體外釋放模型的建立42-57
- 5.1 藥物控制釋放技術42-44
- 5.1.1 擴散控制釋放系統(tǒng)42-43
- 5.1.2 化學控制釋放系統(tǒng)43
- 5.1.3 溶劑滲透釋放體系43-44
- 5.1.4 藥物脈沖釋放系統(tǒng)44
- 5.1.5 智能化釋放系統(tǒng)44
- 5.2 微膠囊囊心釋放過程研究44-48
- 5.2.1 微膠囊囊心理想釋放模型45-46
- 5.2.2 微膠囊囊心釋放動力學方程46-47
- 5.2.3 高聚物囊材對囊心釋放的影響因素47-48
- 5.2.4 囊心的物理特性對釋放速率的影響48
- 5.3 微膠囊體外釋放特性的模型擬合48-51
- 5.4 微膠囊藥物體外釋放模型的建立51-56
- 5.4.1 漸進前沿模型的概念51-52
- 5.4.2 模型的建立52-53
- 5.4.3 微膠囊膜厚的測定53
- 5.4.4 模型的驗證53-56
- 5.5 結論56-57
- 第六章 結論57-58
- 參考文獻58-62
- 附錄62-69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69-70
- 致謝70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邢晨晨;陳思浩;孫蕊;;辣椒堿微膠囊的釋放動力學研究[J];化學世界;2011年04期
2 賽那;顧艷麗;張微;李君;金蓉;;阿替洛爾緩釋微囊載藥量的測定及體外釋放行為研究[J];中南藥學;2012年01期
3 翟愛華;劉遠洋;張敬堯;張東杰;;油脂天然抗氧化劑微膠囊緩釋動力學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符華林;張莉;楊珊;;鹽酸多西環(huán)素微囊的制備及體外釋放度研究[A];獸醫(yī)藥品學——2010第三屆中國獸藥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付麗英;農藥緩釋基材的合成及釋放速度的測定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2 王麗;PLGA/納米HA/替莫唑胺微球的制備及其緩釋性能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3 孫蕊;可調控型生物降解緩控釋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
4 邢晨晨;薄荷酰胺微納米膠囊的調控制備及性能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卡托普利緩釋微膠囊的制備及其釋放動力學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4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774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