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的復方制劑的研究與開發(fā)
本文關鍵詞:一種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的復方制劑的研究與開發(fā)
更多相關文章: 骨關節(jié)炎 腺苷蛋氨酸 美洛昔康 藥理作用 制備工藝 質量控制
【摘要】:目的:考察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碘乙酸誘導的大鼠膝骨關節(jié)炎的影響,研究對大鼠誘導性骨關節(jié)炎的治療作用并探討其相關作用機制;觀察腺苷蛋氨酸、美洛昔康及其兩者配伍對多重疼痛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制;考察腺苷蛋氨酸的吸濕性、美洛昔康增溶劑的選擇、以及復方顆粒綜合流動性、成型性、粒徑分布等指標,確定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的復方腸溶膠囊的處方組成和制備工藝,制備該復方腸溶膠囊;通過對處方臨界相對濕度的測定,為制劑生產過程中生產環(huán)境濕度的控制提供參考;進行三批放大試驗,驗證制劑工藝的可行性;建立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的質量控制方法。方法:(1)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膝骨關節(jié)炎治療作用的研究:昆明種小鼠,適應性喂養(yǎng)1w后,按體重匹配隨機分為7組,通過小鼠熱板法、扭體法實驗,觀察腺苷蛋氨酸、美洛昔康及其兩者配伍對小鼠疼痛的影響。Wistar大鼠,普通飼料喂養(yǎng)1w后,隨機分為7組,灌胃給藥21 d后,以3%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淺麻,單側膝關節(jié)腔內注射碘乙酸鈉(MIA)誘導大鼠OA模型,評價不同時間點大鼠平均關節(jié)炎指數(shù)(MAI);光鏡觀察大鼠膝關節(jié)軟骨和滑膜的組織病理學改變;ELISA法檢測血清和關節(jié)液中一氧化氮(NO)、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血清中軟骨寡聚基質蛋白(COMP)、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含量。(2)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制備工藝的研究:以微晶纖維素、乳糖、微粉硅膠、β-環(huán)糊精、淀粉為輔料制粒,以吸濕性為指標篩選腺苷蛋氨酸抗吸濕性輔料的種類及用量;以泊洛沙姆188(F68)、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為輔料,以溶出度為指標篩選美洛昔康增溶劑的種類及用量;以膠囊內容物的流動性、粒徑分布、成型性為指標,篩選復方最佳的制備工藝,最終確定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的處方組成。按照確定的制備工藝流程,生產3批,進行放大研究。按照2010版《中國藥典》的方法,對3批樣品進行常規(guī)項檢查。(3)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采用化學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復方中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進行鑒別;采用HPLC法進行復方中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的含量測定;進行方法學考察;采用槳法在pH為1.2和6.8的溶出介質中進行藥物體外釋放度考察,最終建立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的質量控制方法。結果:(1)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膝骨關節(jié)炎治療作用的影響: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不同配比均可不同程度延長小鼠熱板反應和扭體反應潛伏期,其中,高劑量組能顯著抑制熱刺激和化學刺激所致的疼痛。腺苷蛋氨酸、美洛昔康及兩者配伍均可不同程度減輕OA大鼠膝關節(jié)炎癥癥狀;改善膝關節(jié)軟骨和滑膜的病變;降低大鼠血清和關節(jié)液中IL-1β、TNF-α、NO含量;降低大鼠血清中COMP、MMP-3含量,對MIA所致的骨關節(jié)炎有明顯的治療作用。(2)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制備工藝的研究:最終選定微晶纖維素和乳糖為腺苷蛋氨酸的抗吸濕輔料,用量配比為SAMe∶MCC∶乳糖為14∶5∶2;選定泊洛沙姆188為美洛昔康的增溶劑,用量配比為MLX:F68為5∶3;制備工藝流程:F68溶解于適量無水乙醇,置于相應MLX固體粉末中,充分攪拌,40℃水浴蒸干無水乙醇,真空干燥器干燥,研磨,過100目篩備用,以MCC、乳糖、SAMe原料粉過100目,按比例稱量、混合,以98%乙醇制軟材,24目制粒,減壓干燥,24目整粒,添加0.15%微粉硅膠助流,填充于腸溶膠囊殼中。制備的藥物顆粒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成型性,粒徑分布均勻,臨界相對濕度為78.5%,裝量差異及含量均勻度檢查均符合要求。(3)治療骨關節(jié)炎復方腸溶膠囊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采用HPLC法測定復方腸溶膠囊中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的含量,方法學驗證結果表明,方法穩(wěn)定、準確、重現(xiàn)性好。體外釋放度試驗表明,三批樣品中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2h內在pH為1.2的溶出介質均無溶出,45min內在pH為6.8的溶出介質中的釋放量均符合相關規(guī)定。結論: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熱刺激和化學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效。腺苷蛋氨酸能在一定程度延緩和抑制OA大鼠軟骨退行性改變和滑膜炎癥,具有防治骨關節(jié)炎的作用;配伍美洛昔康后可進一步增強療效,其作用隨腺苷蛋氨酸劑量的增加而增強;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血清中COMP、MMP-3含量從而降低關節(jié)軟骨的破壞、改善軟骨和滑膜病變、減少血清和關節(jié)液中主要炎癥細胞因子有關。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復方腸溶膠囊制備工藝穩(wěn)定可行,質量穩(wěn)定可控,且體外溶出試驗顯示具有良好的腸溶性能,適合于后期工業(yè)化生產。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準確、穩(wěn)定、重復性好,可作為復方中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的含量測定方法。
【關鍵詞】:骨關節(jié)炎 腺苷蛋氨酸 美洛昔康 藥理作用 制備工藝 質量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43;R965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5
- 英文縮略詞表15-16
- 引言16-18
- 第一部分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的實驗研究18-32
- 1 材料與方法18-22
- 1.1 實驗材料18-19
- 1.1.1 實驗動物18
- 1.1.2 受試藥物18
- 1.1.3 陽性藥物18-19
- 1.1.4 實驗試劑19
- 1.1.5 實驗儀器19
- 1.2 實驗方法19-22
- 1.2.1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小鼠的鎮(zhèn)痛作用19-20
- 1.2.2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MIA誘導的OA大鼠模型的影響20-22
- 1.2.3 統(tǒng)計分析22
- 2 實驗結果22-29
- 2.1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小鼠鎮(zhèn)痛作用的影響22-24
- 2.1.1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小鼠熱板致痛反應的抑制作用22-23
- 2.1.2 腺苷蛋氨酸(SAMe)配伍美洛昔康(MLX)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23-24
- 2.2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對OA大鼠的治療作用24-29
- 2.2.1 大鼠關節(jié)腫脹度觀察及平均關節(jié)炎指數(shù)(MAI)的評定24-25
- 2.2.2 組織病理學觀察25-27
- 2.2.3 血清和關節(jié)液中IL-1β,TNF-α,,NO的檢測27-28
- 2.2.4 血清中COMP和MMP-3 的檢測28-29
- 3 討論29-32
- 4 結論32
- 第二部分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復方腸溶制劑的制備工藝研究32-56
- 1 材料與方法32-39
- 1.1 實驗材料32-33
- 1.1.1 實驗藥品32
- 1.1.2 實驗試劑32-33
- 1.1.3 儀器33
- 1.2 實驗方法33-39
- 1.2.1 腺苷蛋氨酸顆粒吸濕性考察33-34
- 1.2.2 美洛昔康增溶劑的選擇34-35
- 1.2.3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復方腸溶膠囊處方的確定35-39
- 2 實驗結果39-54
- 2.1 腺苷蛋氨酸顆粒吸濕性考察39-46
- 2.1.1 單一輔料與SAMe不同比例的吸濕性考察39-43
- 2.1.2 3種輔料混合對SAMe吸濕性的影響43-45
- 2.1.3 不同比例MCC和乳糖的混合輔料對SAMe吸濕性的影響45-46
- 2.2 美洛昔康增溶劑的篩選46-48
- 2.2.1 美洛昔康標準曲線的繪制46-47
- 2.2.2 不同增溶劑對美洛昔康溶出度的影響47-48
- 2.3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復方腸溶膠囊處方的確定48-54
- 2.3.1 復方顆粒流動性的比較48-49
- 2.3.2 粒徑和粒徑分布的比較49
- 2.3.3 成型性的比較49
- 2.3.4 測定堆密度及腸溶空心膠囊囊殼的選擇49-50
- 2.3.5 復方腸溶膠囊處方的確立50
- 2.3.6 臨界相對濕度(CRH)測定50-51
- 2.3.7 放大試驗51-54
- 3 討論54-56
- 4 結論56
- 第三部分 腺苷蛋氨酸配伍美洛昔康復方腸溶膠囊的質量控制56-76
- 1 材料與方法56-62
- 1.1 實驗材料56-57
- 1.1.1 試藥56-57
- 1.1.2 儀器57
- 1.1.3 材料57
- 1.2 實驗方法57-62
- 1.2.1 性狀57
- 1.2.2 鑒別57-58
- 1.2.3 含量測定58-60
- 1.2.4 體外釋放度檢查60-61
- 1.2.5 裝量差異61
- 1.2.6 含量均勻度61
- 1.2.7 其他61-62
- 2 結果62-74
- 2.1 鑒別62-63
- 2.1.1 復方制劑中腺苷蛋氨酸的鑒別62
- 2.1.2 復方制劑中美洛昔康的鑒別62-63
- 2.2 含量測定63-69
- 2.2.1 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HPLC檢測條件63-64
- 2.2.2 線性關系考察64-65
- 2.2.3 精密度實驗65-66
- 2.2.4 穩(wěn)定性實驗66-67
- 2.2.5 加樣回收率67-68
- 2.2.6 樣品測定68-69
- 2.3 體外釋放度檢查69-73
- 2.3.1 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標準曲線的繪制69-70
- 2.3.2 腺苷蛋氨酸和美洛昔康體外釋放度檢查結果70-73
- 2.4 裝量差異73
- 2.5 含量均勻度73-74
- 3 討論74
- 4 結論74-75
- 總結75-76
- 參考文獻76-80
- 附錄80-83
- 綜述83-93
- 參考文獻90-93
- 作者簡歷93-94
- 致謝94-95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杰鵬;譚天偉;;發(fā)酵法生產S-腺苷蛋氨酸前體蛋氨酸補加策略[J];生物工程學報;2008年10期
2 董函竹;劉沛溢;譚天偉;;高產腺苷蛋氨酸菌株的誘變選育及培養(yǎng)方式研究[J];生物加工過程;2006年02期
3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八和;;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中藥復方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癥32例療效觀察[A];廣東省肝臟病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許衛(wèi)江;陳祖君;劉彬;任海波;肖紅艷;;腺苷蛋氨酸治療體外循環(huán)心臟術后肝功能損害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周躍;顧宇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膽的臨床觀察[A];第二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方燕玉;腺苷蛋氨酸市場回暖[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韓詠霞;腺苷蛋氨酸“消黃”效果好[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3 許培軍 通訊員 伍丁果;武大弘元成功研制抗抑郁癥新產品[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6年
4 石磊;武漢氨基酸研究保持國內領先[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5 記者 黃磊;武漢大學氨基酸研究取得新突破[N];湖北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敏;一種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的復方制劑的研究與開發(fā)[D];貴州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梁淑文;腺苷蛋氨酸誘導肝臟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的機制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2年
3 楊鑫;S-腺苷蛋氨酸對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陳小龍;生物合成法生產腺苷蛋氨酸[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2年
5 岳新輝;S腺苷蛋氨酸對梗阻性黃疸患者肝臟蛋白合成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3年
6 譚華征;酶催化法生產腺苷蛋氨酸中試工藝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390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53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