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膿毒癥藥物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3-11-20 20:02
膿毒癥是感染引起宿主免疫應答失調導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致死率高,缺乏有效治療藥物。膿毒癥發(fā)病機制復雜,涉及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對宿主機體引起的全身炎癥網(wǎng)絡效應、免疫抑制與凝血功能障礙、內(nèi)皮屏障損傷等多個方面,與機體多系統(tǒng)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礙、多臟器衰竭的病理生理改變密切相關。近年來全球范圍內(nèi)膿毒癥發(fā)病率不斷上升,每年增幅9%。膿毒癥疾病的發(fā)展并不依賴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后期炎癥風暴導致嚴重的病情,使得膿毒癥臨床治療十分棘手。而目前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膿毒癥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shù)臨床治療手段治標不治本,所以根據(jù)膿毒癥患者病理生理過程探尋分子機制并據(jù)此設計的藥物受到越來越多研究學者關注。本文主要綜述根據(jù)其病理生理過程設計的靶點藥物。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抑制過度的促炎應答
1.1 中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
1.2 TLR4受體拮抗劑
1.3 雌激素受體(estrogenreceptor,ER)激動劑
1.4 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抑制劑
1.5 高遷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抑制劑
1.6 其他
2 緩解免疫抑制
2.1 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劑
2.2 免疫刺激劑
2.3 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劑
3 改善凝血系統(tǒng)異常
3.1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
3.2 重組人活化蛋白(recombinant human activatedprotein C,rhAPC)與重組人可溶性血栓調節(jié)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rhsTM)
3.3 組織因子通路抑制劑
3.4 抑制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活性
4 阻止內(nèi)皮屏障損傷
5 緩解器官功能障礙
6 總結與展望
本文編號:3865743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抑制過度的促炎應答
1.1 中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
1.2 TLR4受體拮抗劑
1.3 雌激素受體(estrogenreceptor,ER)激動劑
1.4 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抑制劑
1.5 高遷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抑制劑
1.6 其他
2 緩解免疫抑制
2.1 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劑
2.2 免疫刺激劑
2.3 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劑
3 改善凝血系統(tǒng)異常
3.1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
3.2 重組人活化蛋白(recombinant human activatedprotein C,rhAPC)與重組人可溶性血栓調節(jié)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rhsTM)
3.3 組織因子通路抑制劑
3.4 抑制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活性
4 阻止內(nèi)皮屏障損傷
5 緩解器官功能障礙
6 總結與展望
本文編號:38657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8657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