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唑尼特抑制炎癥并誘導細胞自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1 17:33
硝唑尼特(NTZ)及其活性代謝產(chǎn)物替唑尼特(TIZ)具有廣譜的抗原蟲,抗腸道寄生蟲,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但這些活性的機制是否與抗炎和抗氧化及其細胞自噬有關(guān)尚無研究報道,為此我們展開了相關(guān)研究以揭示其中的關(guān)系。通過給予Raw264.7細胞LPS(1μg/mL)刺激建立炎癥和氧化應(yīng)激模型,TIZ(25,50,75,100μM)作用后檢測IL-6分泌和COX-2的表達量以評估TIZ對炎癥細胞因子的作用;用DCFH-DA熒光探針檢測ROS生成;同時,用試劑盒檢測MDA的生成量,CAT、SOD、GSH-Px酶活性和GSH含量,以評估TIZ抗細胞氧化應(yīng)激的作用。結(jié)果顯示,LPS刺激后細胞表現(xiàn)出顯著性的炎癥反應(yīng)和氧化應(yīng)激效應(yīng);而給予TIZ處理后,細胞IL-6分泌和COX-2表達量隨TIZ處理呈劑量相關(guān)性的下降,ROS和MDA生成量也顯著下降,但GSH含量以及CAT、SOD、GSH-Px酶活性呈劑量相關(guān)性的顯著性上升。由此可見,TIZ能抑制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炎癥反應(yīng)和氧化應(yīng)激。但這一新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機制是什么,我們還不甚了解。細胞自噬廣泛參與各種生物作用,TIZ的藥物作用過程也可能...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IZ(A)和NTZ(B)的化學結(jié)構(gòu)式
圖 1-2 NTZ 與 PFOR 的作用機制[44]對于少數(shù)嚴格需氧菌以及兼性厭氧菌而言,NTZ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NTZ/TIZ 對這些細菌的作用機制的研究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如:Peter 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 NTZ 可以通過抑制聚集粘附的毛原纖維和 1 型菌毛的功制了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的伴侶/導聯(lián)(CU)通路,他們還發(fā)現(xiàn) NTZ 通過在外膜阻止引導蛋白的正確折疊抑制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的1型和P型菌毛的繁殖[45]。Carvalho 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 NTZ 及其衍生物可以破壞結(jié)核分枝桿菌的膜電位和內(nèi) pH 穩(wěn)態(tài)[46]。但這機制不能解釋 NTZ 與活性氮中間體協(xié)同抑制結(jié)核桿菌。,Lam 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不同的作用機制:通過合成 NTZ 衍生物,他們發(fā)現(xiàn) NTZ 通過激活自噬的主要負調(diào)控因子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點蛋白信號遞,增強宿主細胞自噬水平,并最終達到抑制宿主細胞體內(nèi)結(jié)核分枝桿菌的的效果。因此,推測 NQO1 可能是作為 NTZ 其靶標之一進而誘發(fā)感染結(jié)核的細胞自噬從而抑制結(jié)核桿菌的繁殖[45,47]。
50 以時間和劑量依賴性方式誘導 Raw264.7 細胞自噬。(A)western TIZ(0、25、50、75、100 μM)作用 Raw264.7 細胞孵育 12 h LC白表達水平;(B)劑量效應(yīng)圖中 LC3-ΙΙ/LC3-Ι 的定量分析;(C)actin 的定量分析;(D)western blot 檢測 75 μM 的 TIZ 作用 Raw20、3、6、9、12 h)LC3-Ι、LC3-ΙΙ 和 p62 蛋白表達水平;(E)時3-Ι 的定量分析;(F)時間效應(yīng)圖中 p62 的定量分析;(G)透射電Z(0、75、100 μM)作用 Raw264.7 細胞 12 h 的自噬情況(1 μm,00),黃色箭頭所指為吞噬泡,紅色箭頭所指為自噬體,藍色箭頭H)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不同濃度的 TIZ(0、25、50、75、10Raw264.7 細胞 12 h 細胞內(nèi)自噬體的數(shù)量(×63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替唑尼特對脂多糖誘導RAW264.7細胞氧化應(yīng)激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首姣琴,程曉蕾,王霄旸,薛飛群,王米,劉迎春,費陳忠,張麗芳,張可煜,李娟.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2019(02)
[2]脂多糖激活Toll樣受體4介導自噬促進食管鱗癌細胞增殖與細胞周期S期阻滯的研究[J]. 劉涓,孫威,祖育昆.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7(24)
[3]白藜蘆醇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COX-2/PGE2信號通路機制研究[J]. 王麗君,鄧同興,張景亮,陳悅.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7(04)
[4]西紅花苷Ⅰ對脂多糖誘導大鼠腹腔巨噬細胞氧化損傷的影響[J]. 田忠,夏嬙,王新穎,陳陽,郭錦錦,杜聯(lián)峰. 廣東醫(yī)學. 2016(23)
[5]PI3K/Akt/mTOR信號通路與自噬及腫瘤的關(guān)系[J]. 舒婷,萬福生.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16(11)
[6]細胞自噬的研究進展[J]. 李紅園,魏麗娟,魏占勇,劉欣,宋婷婷. 畜牧與獸醫(yī). 2015(05)
[7]硝唑尼特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的研究進展[J]. 何茜,胡文君,李行舟.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15(04)
[8]細胞自噬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 馬海龍,劉萬林. 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S1)
[9]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及其功能[J]. 陳蘭芳,肖亮,楊軍平.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4(02)
[10]PI3K/Akt/mTOR信號通路在巨噬細胞自噬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中的作用[J]. 王和峰,翟純剛,龐文會,王晨,楊敏,趙凱,李大慶,張運,李繼福,陳文強.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3(03)
碩士論文
[1]硝唑尼特抗AD新用途化合物及嘌呤核苷類PDE2抑制劑的設(shè)計、合成與活性研究[D]. 邱曉霞.華東理工大學 2018
[2]硝唑尼特合成新工藝及其衍生物的設(shè)計、合成和初步生物活性研究[D]. 夏巧紅.山東大學 2017
[3]鹽酸小檗堿對脂多糖所致巨噬細胞炎癥的抗炎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 朱喜梅.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5
[4]抗寄生蟲藥硝唑尼特的合成工藝研究[D]. 單環(huán)宇.浙江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89236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IZ(A)和NTZ(B)的化學結(jié)構(gòu)式
圖 1-2 NTZ 與 PFOR 的作用機制[44]對于少數(shù)嚴格需氧菌以及兼性厭氧菌而言,NTZ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NTZ/TIZ 對這些細菌的作用機制的研究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如:Peter 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 NTZ 可以通過抑制聚集粘附的毛原纖維和 1 型菌毛的功制了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的伴侶/導聯(lián)(CU)通路,他們還發(fā)現(xiàn) NTZ 通過在外膜阻止引導蛋白的正確折疊抑制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的1型和P型菌毛的繁殖[45]。Carvalho 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 NTZ 及其衍生物可以破壞結(jié)核分枝桿菌的膜電位和內(nèi) pH 穩(wěn)態(tài)[46]。但這機制不能解釋 NTZ 與活性氮中間體協(xié)同抑制結(jié)核桿菌。,Lam 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不同的作用機制:通過合成 NTZ 衍生物,他們發(fā)現(xiàn) NTZ 通過激活自噬的主要負調(diào)控因子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點蛋白信號遞,增強宿主細胞自噬水平,并最終達到抑制宿主細胞體內(nèi)結(jié)核分枝桿菌的的效果。因此,推測 NQO1 可能是作為 NTZ 其靶標之一進而誘發(fā)感染結(jié)核的細胞自噬從而抑制結(jié)核桿菌的繁殖[45,47]。
50 以時間和劑量依賴性方式誘導 Raw264.7 細胞自噬。(A)western TIZ(0、25、50、75、100 μM)作用 Raw264.7 細胞孵育 12 h LC白表達水平;(B)劑量效應(yīng)圖中 LC3-ΙΙ/LC3-Ι 的定量分析;(C)actin 的定量分析;(D)western blot 檢測 75 μM 的 TIZ 作用 Raw20、3、6、9、12 h)LC3-Ι、LC3-ΙΙ 和 p62 蛋白表達水平;(E)時3-Ι 的定量分析;(F)時間效應(yīng)圖中 p62 的定量分析;(G)透射電Z(0、75、100 μM)作用 Raw264.7 細胞 12 h 的自噬情況(1 μm,00),黃色箭頭所指為吞噬泡,紅色箭頭所指為自噬體,藍色箭頭H)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不同濃度的 TIZ(0、25、50、75、10Raw264.7 細胞 12 h 細胞內(nèi)自噬體的數(shù)量(×63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替唑尼特對脂多糖誘導RAW264.7細胞氧化應(yīng)激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首姣琴,程曉蕾,王霄旸,薛飛群,王米,劉迎春,費陳忠,張麗芳,張可煜,李娟.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2019(02)
[2]脂多糖激活Toll樣受體4介導自噬促進食管鱗癌細胞增殖與細胞周期S期阻滯的研究[J]. 劉涓,孫威,祖育昆.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7(24)
[3]白藜蘆醇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COX-2/PGE2信號通路機制研究[J]. 王麗君,鄧同興,張景亮,陳悅.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7(04)
[4]西紅花苷Ⅰ對脂多糖誘導大鼠腹腔巨噬細胞氧化損傷的影響[J]. 田忠,夏嬙,王新穎,陳陽,郭錦錦,杜聯(lián)峰. 廣東醫(yī)學. 2016(23)
[5]PI3K/Akt/mTOR信號通路與自噬及腫瘤的關(guān)系[J]. 舒婷,萬福生.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16(11)
[6]細胞自噬的研究進展[J]. 李紅園,魏麗娟,魏占勇,劉欣,宋婷婷. 畜牧與獸醫(yī). 2015(05)
[7]硝唑尼特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的研究進展[J]. 何茜,胡文君,李行舟.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15(04)
[8]細胞自噬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 馬海龍,劉萬林. 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S1)
[9]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及其功能[J]. 陳蘭芳,肖亮,楊軍平.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4(02)
[10]PI3K/Akt/mTOR信號通路在巨噬細胞自噬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中的作用[J]. 王和峰,翟純剛,龐文會,王晨,楊敏,趙凱,李大慶,張運,李繼福,陳文強.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3(03)
碩士論文
[1]硝唑尼特抗AD新用途化合物及嘌呤核苷類PDE2抑制劑的設(shè)計、合成與活性研究[D]. 邱曉霞.華東理工大學 2018
[2]硝唑尼特合成新工藝及其衍生物的設(shè)計、合成和初步生物活性研究[D]. 夏巧紅.山東大學 2017
[3]鹽酸小檗堿對脂多糖所致巨噬細胞炎癥的抗炎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 朱喜梅.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5
[4]抗寄生蟲藥硝唑尼特的合成工藝研究[D]. 單環(huán)宇.浙江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892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4892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