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ley手法復位聯(lián)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良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的回顧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5 01:48
<正>良性位置性眩暈屬臨床常見周圍性前庭疾病,是由于耳石器脫落的碳酸鈣晶體顆粒進入半規(guī)管中游離,或黏附在壺腹嵴上,當半規(guī)管運動時,產(chǎn)生混合信號到達腦部,引起頭暈、眩暈,多與橢圓囊變性耳石顆粒脫落并沉積于半規(guī)管內(nèi)相關,其中以后半規(guī)管最為常見,另外還有水平半規(guī)管、上半規(guī)管兩種,可對半規(guī)管淋巴液流體動力學特征造成影響[1]。Epley手法復位是臨床治療后半規(guī)管良性位置性眩暈的常用手段,具有操作簡單、起效快等特點,可將脫落耳石復位至前庭,消除患者眩暈癥狀,療效確切,但復發(fā)率較高[2]。甲磺酸倍他司汀屬血管擴張藥,常用于眩暈等疾病的治療,可有效收縮平滑肌,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13例
【文章來源】: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年13期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Epley手法復位治療:
1.3.2
1.4 療效評估標準
1.5 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總有效率:
2.2 VSI評分:
2.3 復位成功后不適癥狀發(fā)生率:
2.4 不適癥狀消失時間:
2.5 復發(fā)率:
3 討論
本文編號:2957774
【文章來源】: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年13期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Epley手法復位治療:
1.3.2
1.4 療效評估標準
1.5 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總有效率:
2.2 VSI評分:
2.3 復位成功后不適癥狀發(fā)生率:
2.4 不適癥狀消失時間:
2.5 復發(fā)率:
3 討論
本文編號:29577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9577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