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凝血纖溶因子和血細胞比容的變化及其意義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方法
1.2.1 血液學指標的測定
1.2.2 PASP的測定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兩組凝血纖溶因子、HCT、血氣分析比較
2.2 兩組t-PA/PAI-1的比值比較
2.3 HPH組患者凝血纖溶因子、HCT、PaO2、PaCO2、PASP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3 討 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肖謀;唐亮;沈向前;;先天性心臟病并肺動脈高壓患者血清溶酶原激活劑抑制物-1水平變化及其意義[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年06期
2 朱增民;;紅細胞壓積對全血黏度關系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1年29期
3 汪效松;雷惠新;張旭;程瓊;周秀珍;;腦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漿PAI-1與t-PA比值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年08期
4 王淑娟;關于選擇血栓前狀態(tài)實驗診斷指標的建議[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玲;王金華;黃振;;不同劑量葛根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狀態(tài)分子標志物的影響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5年11期
2 劉開琴;任瑞平;;凝血功能監(jiān)測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5年05期
3 王慧;楊波;周三鳳;石少波;;紅細胞壓積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相關性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年10期
4 楊小花;蘇潔;徐建國;;D-二聚體、血細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動脈高壓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年10期
5 常寧;;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在下肢深靜脈紅細胞聚集征診斷的可行性及臨床實用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年35期
6 王金芝;吳麗潁;程訓民;凌明德;賈國法;朱良松;王曉天;彭燕;桑建;邢龍;;缺血性結腸炎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華消化雜志;2014年12期
7 賈書紅;李效振;張東升;羅燕;朱曉慶;孫躍博;谷新利;;中藥復方宮炎凈提取物中生物堿對家兔部分血液學指標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2014年10期
8 阿孜古力·克熱木;卡米拉;;重癥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檢測的臨床價值[J];血栓與止血學;2014年04期
9 寇存山;;肝病患者檢測D-二聚體的臨床意義[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年05期
10 姜敏;;血液儲存時間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韋慧玲;蔣翠霞;師勇;余秀瑾;;血液流變學及其各項指標在臨床上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年08期
2 蘇忠旭;;性別因素對123例健康人血液HCT和FIB值影響的研究[J];中外醫(yī)療;2008年29期
3 臧琴波;;腦梗死患者血液黏度、紅細胞壓積的臨床觀察及其相關性[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年08期
4 吳杰;吳洪飛;戴燕芳;李斌;馬文雄;;紅細胞壓積對血液粘度與相對粘度的作用比較[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年02期
5 孫朝暉;徐炳燕;張衛(wèi)云;符玉文;;不同方法測定紅細胞壓積對血液流變學部分指標的影響[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宜珊;康睿男;張舒婷;李杰娜;施熠煒;;低氧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凝血纖溶因子和血細胞比容的變化及其意義[J];中國臨床研究;2019年08期
2 萬獻堯 ,畢麗巖;凝血纖溶因子對判斷肺癌進展的意義[J];日本醫(yī)學介紹;1993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宜珊;低氧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凝血纖溶因子和血細胞比容的變化及其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877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88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