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聯(lián)合益生菌治療炎性腸病臨床療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10-05 07:46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聯(lián)合益生菌治療炎性腸病臨床療效情況。方法:選擇2016年9月—2019年9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192例炎癥性腸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就診順序分為兩組,每組96例。對照組使用美沙拉嗪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益生菌治療,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病理評分、疾病活動指數(shù)(DAI)分數(shù)及相關炎癥指標。結果: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1%)低于對照組(29.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病理評分以及DAI分數(shù)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以及干擾素-γ水平(IFN-γ)指標無明顯差別(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于炎癥性腸病患者來講,使用益生菌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疾病,安全性強、有效性高。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治療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病理評分和DAI分數(shù)比較
2.3 兩組干預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400771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治療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病理評分和DAI分數(shù)比較
2.3 兩組干預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40077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4007718.html
上一篇:家庭聚集性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同治療方式的臨床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