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東亞和非洲南部,其中我國是乙肝感染最為嚴重的地區(qū)之一。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體內(nèi)眾多基因表達發(fā)生變化,逐步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直至發(fā)展成為肝細胞癌(HCC)。肝細胞癌在世界范圍內(nèi)最常見癌癥中排名第六位,并且其致死率為第三位。膠原三股螺旋重復蛋白1(CTHRC1)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基因編碼的蛋白,目前闡明的功能主要為抑制膠原蛋白的沉積,促進細胞遷移,以及加速血管修復等。迄今為止,據(jù)報道在很多實體腫瘤中都發(fā)現(xiàn)了CTHRC1基因的異常高表達,如胃腸癌,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和胰腺癌等。但是CTHRC1在HBV相關(guān)的肝細胞癌中的表達情況并不清楚。 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HBV感染導致的肝細胞癌的癌組織中的CTHRC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顯高于癌旁組織。我們推測CTHRC1可能在HBV相關(guān)的HCC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了證實我們的想法,我們選取了16例正常肝組織,24例慢性肝炎組織,32例肝硬化組織和32例肝細胞癌組織進行了免疫組化分析,隨著病變程度的加深,CTHRC1檢測陽性率逐漸增高。在各個階段的病變組織中,HBV感染相對于其他致病因子更顯著的促進了CTHRC1的表達。同時我們檢測的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CTHRC1表達量明顯高于正常健康者血清中的表達量。這些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HBV感染可以極大程度上促進CTHRC1的表達。 接下來我們分析了CTHRC1在不同肝細胞系中的表達情況,正常肝細胞L02,肝癌細胞系HepG2和持續(xù)表達HBV蛋白的HepG2.2.15中的CTHRC1在轉(zhuǎn)錄和翻譯水平依次增高;將HBV瞬時轉(zhuǎn)染進細胞后也可以誘導CTHRC1表達,并且HBV對CTHRC1的誘導呈現(xiàn)出時間和劑量上的依賴效應(yīng)。為了進一步確認HBV誘導CTHRC1表達的機制,我們構(gòu)建了CTHRC1的全長啟動子,并用軟件預測了啟動子上的重要轉(zhuǎn)錄調(diào)控位點,依次進行了一系列截斷和針對各自位點的突變。與HBV全長質(zhì)粒共轉(zhuǎn),通過檢測啟動子活性,我們發(fā)現(xiàn)HBV主要通過NF-κB和CRE兩條信號通路激活CTHRC1啟動子活性來誘導CTHRC1表達,并分別由CHIP實驗驗證了此結(jié)論。 為了進一步探討CTHRC1在HBV相關(guān)的HCC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機制,我們檢測了CTHRC1對HIF-1α和VEGF基因表達的影響。CTHRC1濃度增加刺激HI-1α和VEGF基因的表達。初步分析其中的機制,我們發(fā)現(xiàn)轉(zhuǎn)錄因子ERK1/2和Akt磷酸化水平增加,經(jīng)典信號傳導通路ERK1/2和PI3K的激活是CTHRC1誘導HIF-1α和VEGF基因的表達的主要原因。CTHRC1因此可能在啟動腫瘤血管生成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腫瘤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方面,CTHRC1表達抑制p53基因,促進細胞增殖;誘導MMP9基因表達,促進細胞的遷移和侵襲。這些過程在HBV誘發(fā)的HCC發(fā)展中至關(guān)重要。 最后我們利用動物模型直觀地展示了CTHRC1促進腫瘤生成的潛力。我們將HepG2.2.15細胞植入裸鼠皮下,利用重組腺病毒CTHRC1-RNAi-AD抑制CTHRC1基因表達,結(jié)果顯示,對比于感染無義RNAi和空白細胞組裸鼠皮下的腫瘤,CTHRC1-RNAi-AD感染組的腫瘤出現(xiàn)的時間推遲,增長的速率減緩。最終生成腫瘤的體積和重量都小于無義RNAi對照組和空白細胞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綜合研究結(jié)果,我們確認CTHRC1是HBV相關(guān)HCC進程中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調(diào)控因子,這些結(jié)果為探究HBV誘發(fā)HCC發(fā)生發(fā)展的具體機制打下了基礎(chǔ),為治療HCC提供了新的靶標和新的可行性。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5.7;R512.62
【圖文】:
乙型肝炎病毒形態(tài)圖(Wei,Neuveutetal.2010)

圖 1.2 HBV 的基因組圖譜(Wei,Neuveut et al. 2010)HBV的基因組是松她的雙鏈環(huán)狀DNA。兩條DNA鏈的長度不同。長鏈大3.2kb,為負編碼鏈,而正鏈長度卻不盡相同,從長鏈的50%至100%不等。鏈的5’端互補形成粘性末端從而形成環(huán)狀。5’端含有2個llbp的重復,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Juergen Beck;Michael Nassal;;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01期
2 Dieter Glebe;Stephan Urban;;Viral and cellular determinants involved in hepadnaviral entr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01期
3 Geertu Deli;Masatoshi Makuuchi;;Immunohistochemical assessment of angiogene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urrounding cirrhotic liver tissu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07期
4 I-Shyan Sheen;Kuo-Shyang Jeng;Shou-Chuan Shih;Chih-Roa Kao;Wen-Hsing Chang;Horng-Yuan Wang;Tsang-En Wang;Li-Rung Shyung;Chih-Zen Chen;;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isoform 165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RNA in noncancerous liver remnant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
27396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73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