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jié)后內、外側倒“L”形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解剖學比較
本文關鍵詞:膝關節(jié)后內、外側倒“L”形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解剖學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脛骨平臺骨折時,如膝關節(jié)呈屈曲位受到股骨髁的撞擊,易導致脛骨平臺后柱發(fā)生骨折。有人提出后側入路可使骨折更好地暴露。本文對兩種脛骨平臺后柱骨折后側入路進行解剖學對比。目的:通過對新鮮尸體膝關節(jié)后側進行解剖,比較在脛骨平臺后柱骨折中膝關節(jié)后內側和后外側倒"L"形入路的解剖情況。方法:選取新鮮成人尸體標本6例,男4例,女2例,由同一名醫(yī)師對其左右膝關節(jié)后側分別行內側和外側倒"L"切口,進行解剖,并對解剖過程中不同窗口進行測量、拍照。結果:右膝外側窗暴露高度明顯大于左膝([7.86±1.31)cm vs(4.35±1.79)cm,P0.05],而兩膝外側窗暴露的寬度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膝中間窗暴露高度和寬度均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可最大范圍暴露后側平臺(P0.05)。內側窗高度和寬度也無明顯區(qū)別(P0.05)。結論:膝關節(jié)后內、外側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可以有效暴露骨折端,并且外側倒"L"形入路對外側窗可更好地暴露,便于復位和內固定。
【作者單位】: 上海市浦東醫(yī)院;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yī)院骨科;
【關鍵詞】: 脛骨骨折 膝關節(jié) 解剖學
【基金】:浦東新區(qū)衛(wèi)生系統(tǒng)重點學科群建設資助項目(項目編號:PWZxq2014-03)
【分類號】:R687.3;R322.7
【正文快照】: 近年來隨著高能量損傷的增多,復雜的脛骨平11.3統(tǒng)計學處理臺骨折也日益增多,如果受傷時膝關節(jié)呈屈曲位受左右膝暴露范圍的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到股骨髁的撞擊,則常累及平臺的后柱發(fā)生骨折。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SPSS,Chicago,IL,USA)進行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了后側入路,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夏江;俞光榮;周家鈐;袁鋒;張世民;張凱;;經后外側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外側骨折的解剖學研究及應用[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偉雄;梁潔紅;白波;張志;;脛骨近端骨折“T”入路術式的解剖學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0年05期
2 謝波;毛玉峰;盧永春;劉承濤;;后正中入路T型鎖定鋼板治療脛骨平臺后髁骨折[J];中醫(yī)正骨;2010年12期
3 崔硬鐵;吳春生;;脛骨平臺骨折的診療進展[J];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2012年03期
4 陳紅衛(wèi);趙鋼生;楊新東;潘俊;吳立軍;;脛骨平臺后外側臨床解剖學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2年05期
5 李志超;唐光平;湯美玉;;兩種鋼板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療效比較[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2年11期
6 桑昌敏;戴志兵;;脛骨平臺后外側、后內側、單純后側平臺骨折的治療[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2年05期
7 吳繼恒;蔣國華;周富根;;經后側入路手術治療單純脛骨后側平臺骨折[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2年05期
8 李志超;唐光平;郭衛(wèi)春;;鎖定鋼板與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32例[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2年12期
9 儲旭東;劉曉暉;陳偉南;高建明;駱宇春;朱建平;蔡福金;周敏;;經腓骨小頭上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外側髁骨折的臨床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3年02期
10 熊然;樊仕才;楊成亮;葉書熙;麥奇光;王華;李濤;燕華;金大地;;經膝關節(jié)后側切口后內/外聯合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髁粉碎骨折[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楊勇,王光毅,楊郡,夏照帆;小腿三頭肌肌瓣修復小腿前側創(chuàng)面15例[J];中華燒傷雜志;2004年01期
2 徐建廣,顧玉東;大鼠失神經支配骨骼肌萎縮的實驗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4年01期
3 閻明,雍宜民,王亦璁;膝關節(jié)后交叉韌帶的解剖學觀測[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1993年01期
4 溫廣明;羅盛康;黃美賢;徐翔;徐達傳;;選擇性腓腸肌肌支切斷小腿減肥術應用解剖[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6年06期
5 徐翔;羅盛康;孫中生;王新燦;汪海濱;溫廣明;徐達傳;;選擇性腓腸肌內、外側頭肌支切斷小腿減肥術中解剖觀察及應用效果[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文延;李亞峰;秦凱;張凱軍;;12例髖臼后柱骨折的外科治療[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0年01期
2 張魁忠;周榮平;李志成;;手術治療髖臼后柱骨折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年12期
3 余占洪;謝文偉;姚漢剛;李素香;余穎鋒;;乆窩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臨床應用[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年01期
4 郭明鋒;韓秀英;王麗萍;汪群;王東軍;;后入路手術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臨床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年08期
5 李宗興;盧書峰;王海波;;外側切口手術治療復雜性髖臼后壁及后柱骨折[J];中醫(yī)正骨;2005年12期
6 朱劍津;王鋼;;隱匿性髖臼后柱骨折漏診1例[J];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7 李成;周其佳;王友華;丁克海;江磊;郭雄虎;;后外或后內入路手術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0年03期
8 仲飆;張弛;孫輝;楊光;王競超;;后外側聯合后內側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臨床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2年10期
9 鄭進友 ,王宗輝 ,鄭凡東,王運華 ,周瑩;髖臼后柱骨折致髂總靜脈回流受阻1例報告[J];中醫(yī)正骨;2003年01期
10 石守為;張文生;王善明;陳建;胡春鵬;;脛骨平臺后柱骨折不同手術徑路內固定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郭龍;薛建武;孫國義;王華;;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手術治療[A];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陶初華;俞鈺賢;顧春江;;改良后內側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羅雪峰;前后聯合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療效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陳東峰;應用膝關節(jié)后側倒L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療效分析[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3 魯洋;計算機輔助導航熱塑膜定位固定無移位髖臼后柱骨折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范永盛;三維重建模型模擬拉力螺釘固定髖臼后柱骨折的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5 蔣勇;脛骨平臺后柱骨折鋼板固定的三維有限元分析[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膝關節(jié)后內、外側倒“L”形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解剖學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32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41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