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睪丸特異表達基因HSD-3.8編碼蛋白質(zhì)的功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R3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耀東;成軍;陸蔭英;吳君;程明亮;;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結(jié)合蛋白的研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3年08期
2 楊敏;許建寧;;DNA修復通路間的相互作用及對腫瘤風險性評估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6年06期
3 趙建新;喬義濤;袁直;;合成受體與短肽相互作用研究進展[J];化學進展;2009年10期
4 劉曉華;張志清;戰(zhàn)銳;王新興;王立群;冷雪;杲修杰;錢令嘉;;利用免疫共沉淀驗證抗增殖蛋白與HSP70的相互作用[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05期
5 馮作化;;GTP酶激活蛋白與p21~(ras)蛋白的靶分子結(jié)合部位相互作用[J];醫(y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1989年03期
6 呂立夏;李學禮;谷輝杰;鄭莉;李靜琪;徐磊;;利用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鑒定STCH與RanBP9的相互作用[J];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2008年01期
7 王兆伏;宋鳳瑞;劉志強;劉淑瑩;;質(zhì)譜技術在中藥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J];質(zhì)譜學報;2010年03期
8 劉磊;陳凌宇;鄭星;吳康;馮亞珍;;熒光法研究Gemini表面活性劑與BSA的相互作用[J];膠體與聚合物;2011年01期
9 盧義欽;劉俊凡;;紅細胞膜蛋白與膜骨架[J];生命科學研究;2005年04期
10 歐陽運富;王永生;李貴英;;1-羥基芘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安新;;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元素間的相互作用[A];第三屆泰山微量元素高級論壇匯編[C];2009年
2 王丹丹;喬曉娜;樊麗;雙少敏;;頭孢類抗生素與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譜學研究[A];第十屆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年會暨第十屆全國原子光譜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胡德紅;武紅敏;梁建功;韓鶴友;;量子點與蛋白質(zhì)相互作用研究[A];第五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付長亮;佟春芳;王曼柳;高宇欣;龍勉;;整合素-ICAM-1相互作用的二維反應動力學研究[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李春華;陳慰祖;王存新;;蛋白質(zhì)與蛋白質(zhì)軟對接的方法研究[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李正強;王雪麗;吳雷;;一種新的陽離子水溶性卟啉與DNA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胡新根;陳帆;方盈盈;朱玉清;余生;;DMSO與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DSC研究[A];第五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楊俊;Tatyana Polenova;;魔角旋轉(zhuǎn)NMR研究固體蛋白質(zhì)界面的相互作用[A];第十五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田志敏;錢七虎;吳步旭;;大壓力爆炸動載作用下地下復合圓形結(jié)構研究[A];錢七虎院士論文選集[C];2007年
10 田志敏;吳步旭;陳福年;;巖體中高承載力復合圓形結(jié)構抗爆特性研究[A];巖石力學理論與工程實踐[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華社;科學家發(fā)現(xiàn)促進骨骼愈合的蛋白質(zhì)[N];光明日報;2006年
2 記者 邰舉;韓發(fā)現(xiàn)激素介導作用時間的“調(diào)節(jié)器”[N];科技日報;2006年
3 錢錚;蛋白質(zhì)“dectin-1”可抑制真菌感染[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王朝;長期吃素也不好[N];保健時報;2007年
5 小霞;不吃早餐影響學習[N];市場報;2007年
6 記者 佘崢邋通訊員 洪昀 李靜;廈大發(fā)現(xiàn)神奇物質(zhì)可治癌癥[N];廈門日報;2008年
7 記者 田學科;科學家揭示NhaA膜蛋白結(jié)構[N];科技日報;2005年
8 杜昌宏;夏季飲食貴“三清”[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9 本報編輯部編譯;蒼蠅不為人知的另一面[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6年
10 江西梅;考生熬夜補什么[N];大眾衛(wèi)生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寧;人睪丸特異表達基因HSD-3.8編碼蛋白質(zhì)的功能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2 戰(zhàn)金輝;分子模擬研究幾類重要蛋白質(zhì)與底物的相互作用[D];吉林大學;2009年
3 劉明;蛋白質(zhì)與配體相互作用機理的分子模擬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楊茂君;三類蛋白質(zhì)的結(jié)晶、結(jié)構及功能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領小;胡椒堿衍生物的熒光分析與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6 陳川;中國人肝臟26S蛋白酶體亞基間的相互作用[D];廈門大學;2006年
7 戴紅蓮;磷酸鈣降解陶瓷的組成與結(jié)構在體內(nèi)的變化及成骨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陳艷;光晶格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動力學特性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裴淵超;離子液體的萃取分離性能及與溶質(zhì)的相互作用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10 孫曉靜;DLP,一個新的DIM1蛋白家族成員—參與Pre-mRNA剪接與細胞周期調(diào)控[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健;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中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表達純化及IscR蛋白的定點突變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陳燕梅;酞菁與蛋白質(zhì)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復合物的制備[D];福州大學;2005年
3 李珊;蛋白質(zhì)與核酸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譜及其分析應用[D];西南大學;2006年
4 叢航;瓜環(huán)的主客體化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許超彬;強非局域空間光孤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建華;深埋隧道軟弱圍巖與初期支護相互作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7 江志峰;新建隧道對既有隧道及周圍環(huán)境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D];天津大學;2005年
8 靳元峻;變剛度樁筏基礎與地基土相互作用機理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蘇桂英;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與p5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質(zhì)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10 任軍;城市游憩空間開發(fā)與土地利用相互關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733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77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