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H同工酶調控腦膠質瘤間質轉化的作用及機制
【學位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39.41
【部分圖文】:
江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高表達,這使得 LDHA 可能作為許多惡性腫瘤包括淋巴瘤、癌(RCC)和黑色素瘤的有效生物標志物,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化療抵抗等方面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54, 63-65],然而 LDHB 基因在還有待研究,最新研究表明,LDHB 作為細胞代謝中重要的中也起關鍵作用[66, 67]。
質型轉化(PMT)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闡明。本研究中,我們推測LDH同工酶與GBM分子分型高度相關,通過改變LDH同工酶表達模式影響GBM的PMT過程(圖1.2)。圖 1.2 研究假說圖Fig 1.2 Hypothesis of the study1.2 研究的目的、內容與技術路線1.2.1 目的意義研究表明,GBM 亞型存在明顯的能量代謝差異,其中糖代謝途徑尤為顯著,且 MES 型 GBM 重編程為糖酵解代謝模式。LDH 作為糖酵解過程中重要的催化酶,其同工酶在人體各組織的分布具有差異,在良性和惡性組織樣本中也存在明顯差異,提示 LDH 同工酶可以作為重要的分子標志物在診斷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GBM 中 LDH 同工酶表達模式尚不明確,且其對間質轉化的具體作用也不清楚。本課題采用生物信息學及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技術,開展了 LDH 同工酶模式調控腦膠質瘤間質轉化及其機制的研究
技術路線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宇;程松;王凌青;周安海;;腦膠質瘤中基因表達情況及診斷的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8年08期
2 王超;劉建雄;;外泌體在腦膠質瘤診斷與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微侵襲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7年02期
3 吳鐳;;中國學者在腦膠質瘤術后化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J];中國科學基金;2017年05期
4 張國榮;;復發(fā)腦膠質瘤的影像診斷與治療進展[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5年01期
5 程敬亮;楊濤;;磁共振成像在腦膠質瘤中的應用及進展[J];磁共振成像;2014年S1期
6 王翔;叢琳;劉效輝;杜怡峰;;腦膠質瘤病的臨床、影像及病理特點(附1例報告及文獻回顧)[J];北京醫(yī)學;2015年05期
7 錢海鵬;;什么是腦膠質瘤?[J];抗癌之窗;2016年06期
8 趙寒;;腦膠質瘤不等于死亡通知書——訪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主任梁鵬教授[J];科學養(yǎng)生;2017年05期
9 梁鵬;;腦膠質瘤不等于死亡通知書[J];健康生活;2017年07期
10 譚敦民;;腦膠質瘤≠死亡通知書[J];保健醫(yī)苑;2017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霄;泛素連接酶NEDD4-1基因對腦膠質瘤侵襲和增殖作用的MRI評價[D];鄭州大學;2018年
2 金鳳;多模態(tài)功能MRI在腦膠質瘤術前分級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3 胡火軍;白藜蘆醇抗人腦膠質瘤作用及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4 王朝艷;3.0T磁共振多模態(tài)影像對腦膠質瘤診斷價值與病理對照相關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5 張列祥;miRNA-375對腦膠質瘤增殖和凋亡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8年
6 羅子淼;智能靶向遞藥系統(tǒng)用于腦膠質瘤的治療[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7 趙永;SHP-2激活突變促進腦膠質瘤細胞增殖及侵襲性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8年
8 景世元;長鏈非編碼RNA CRNDE對腦膠質瘤發(fā)生機制及預后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8年
9 劉希堯;MicroRNA-105通過靶向調控SOX9的表達抑制腦膠質瘤進展[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7年
10 楊佳丹;轉鐵蛋白受體結合肽與超聲微泡聯(lián)合介導抗腫瘤藥物治療腦膠質瘤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艷瑩;四味消瘤飲對腦膠質瘤miRNA表達影響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涂常飛;四味消瘤飲治療腦膠質瘤化療患者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3 王曉玲;嵌有載藥膠束的間充質干細胞生物靶向系統(tǒng)的構建及對腦膠質瘤的治療研究[D];浙江大學;2019年
4 嚴衛(wèi)萍;~1H-MRS在腦膠質瘤鑒別診斷與病理分級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5 王曉婭;基于影像組學的腦膠質瘤分級預測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6 丁振東;去SUMO化修飾在腦惡性膠質瘤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7 朱明婷;轉鐵蛋白共載吲哚菁綠納米探針用于腦膠質瘤雙模態(tài)成像和光熱治療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8 張強;超聲輔助Angiopep-2修飾的還原響應性膠束治療腦膠質瘤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9 黃奕暉;基于3維全卷積DenseNet的MRI腦膠質瘤多區(qū)域分割算法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8年
10 楊妹;CIK細胞和腫瘤特異性增殖腺病毒KGHV500共同介導抗p21Ras單鏈抗體治療腦膠質瘤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388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3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