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標記“對了”的功能分析
本文關鍵詞:話語標記“對了”的功能分析
【摘要】:隨著功能主義語言學的發(fā)展,語篇分析理論不斷成熟,相關學者將研究轉向話語標記分析。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Schiffrin為代表的“連貫派”和以Blakemore為代表的“關聯派”從“基于話語產出”模式和“基于話語解釋”模式兩種不同模式對話語標記進行分析。本文以話語標記“對了”為研究對象,結合語言學基礎知識、話語標記理論、語用學相關理論,對口語教材和語料庫中的語料進行研究分析,以便指導教材的編寫和漢語教學。文章分析“對了”在語法化的過程中,共體現出三種不同的性質。話語標記“對了”語法化的過程也是主觀化和詞匯化的過程。通過對漢語口語教材和北大中文語料庫中有關“對了”的語料分析,總結出話語標記“對了”的兩種功能:語篇功能、語用功能。本文共有六個部分,分別為緒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緒論部分介紹了選題意義、話語標記“對了”的研究綜述、語料來源及分析、研究內容。第一章分析“對了”的性質!皩α恕痹诓粩嗵摶倪^程中,共有三種不同的性質,分別是詞組“對了”、過渡性質“對了”、話語標記“對了”。其中話語標記“對了”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第二章分析出話語標記“對了”的產生緣于高頻率的使用。并從“主觀化過程”和“詞匯化過程”兩方面分析話語標記“對了”的演變特點。第三章研究話語標記“對了”的語篇功能。分別是話題轉換功能、話題延展功能、找回話題功能、找回話題并延展的功能。第四章研究話語標記“對了”的語用功能和語用動因。語用功能包括話語連貫功能、增加信息功能、表示“突然想起”功能。語用動因包括省力原則的驅使和引起他人注意的元語用意識。第五章的總結包括本文的觀點以及創(chuàng)新和不足。本文從六個方面細致的將詞組“對了”和話語標記“對了”進行比較。話語標記“對了”有增加信息的語用功能,并將“增加信息”這個功能分為解釋或補充說明功能、話語修正功能兩種。
【關鍵詞】:話語標記“對了” 語篇功能 語用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緒論14-24
-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14-15
-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15-22
- 一、話語標記研究綜述15-21
- 二、話語標記“對了”研究綜述21-22
- 第三節(jié) 語料來源及分析22-23
- 第四節(jié) 研究內容23-24
- 第一章 “對了”的性質24-64
- 第一節(jié) 詞組“對了”24-43
- 第二節(jié) 過渡性質“對了”43-48
- 第三節(jié) 話語標記“對了”48-64
- 第二章 話語標記“對了”的形成動因及其演變特點64-68
- 第一節(jié) 話語標記“對了”的形成原因64-65
- 第二節(jié) 話語標記“對了”的演變特點65-68
- 一、主觀化的過程65
- 二、詞匯化的過程65-68
- 第三章 話語標記“對了”的語篇功能68-107
- 第一節(jié) 話題轉換功能68-99
- 一、有邏輯的話題轉換功能68-84
- 二、沒邏輯的話題轉換功能84-99
- 第二節(jié) 話題延展功能99-103
- 第三節(jié) 找回話題功能103
- 第四節(jié) 找回話題并延展的功能103-107
- 第四章 話語標記“對了”的語用功能及語用動因107-126
- 第一節(jié) 語用功能107-124
- 一、話語連貫功能107-109
- 二、增加信息功能109-123
- 三、表示“突然想起”功能123-124
- 第二節(jié) 語用動因124-126
- 一、省力原則的驅使124-125
- 二、引起他人注意的元語用意識125-126
- 第五章 總結126-127
- 第一節(jié) 文章觀點126
- 第二節(jié) 本文創(chuàng)新和不足126-127
- 參考文獻127-132
- 致謝13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闞明剛;;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2 王寒娜;;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李心釋;姜永琢;;對話語標記的重新認識[J];漢語學習;2008年06期
4 朱佳佳;陸延;;論話語標記的語篇功能[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6期
5 郭李琴;袁志強;;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許家金;;話語標記的現場即席觀[J];外語學刊;2009年02期
7 尹海良;;自然口語中的話語標記“別說”[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永春光;鄧曉明;;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文學教育(上);2010年01期
9 姚雙云;張磊;;話語標記“但是”的宏篇連貫功能[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任振翔;;淺析話語標記“不是我說你”[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殷治綱;李愛軍;王霞;;“嗯”、“啊”類話語標記的語音學研究[A];2007’促進西部發(fā)展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2 安娜;侯敏;;基于傳媒語言語料庫的話語標記自動識別與消歧研究[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安娜;侯敏;;語料庫中的插入語標注研究[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李咸菊;北京口語常用話語標記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2 陳睿;基于少數民族預科漢語教學的現代漢語話語標記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3 劉麗艷;口語交際中的話語標記[D];浙江大學;2005年
4 于海飛;話輪轉換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徐欣;基于語料庫的英漢小說語篇中話語標記功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李秀明;漢語元話語標記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7 嚴敏芬;漢語中不禮貌構式的社會與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管志斌;語篇互文形式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曦;“大河小說三部曲”話語標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干璐;“白話文運動”時期英美翻譯文學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陳晶;韓中話語標記“(?)”與“不是”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4 陳海娟;推論性話語標記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5 袁欽欽;現代漢語“X了”式話語標記[D];浙江大學;2014年
6 李婭;評注性話語標記“真有你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7 趙興元;網易公開課話語標記使用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8 李沫思;面向韓國學習者的“你看”式話語標記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9 陳曉達;話語標記“就結了”源流及功能考察[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10 趙珊;話語標記“這樣的話”研究[D];天津外國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5853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8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