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母語者習得漢語轉(zhuǎn)折連詞的偏誤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樂青;張北林;李光赫;張斌;;轉(zhuǎn)折復句日漢對比與其翻譯傾向:“可/但”和“ノ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年12期
2 朱敏;;“然而”的語法化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4期
3 郭才正;;從用頻差異看轉(zhuǎn)折連詞的主觀性——以“只是”、“可是”、“但是”為例[J];國際漢語學報;2011年02期
4 史金生;孫慧妍;;“但(是)”類轉(zhuǎn)折連詞的內(nèi)部差異及其形成機制[J];語文研究;2010年04期
5 袁雪梅;;轉(zhuǎn)折連詞“然”和“然而”的形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陳萍;;轉(zhuǎn)折連詞“可”、“可是”的語義、句法、語用比較[J];語文學刊;2009年11期
7 劉利;;“然而”的詞匯化過程及其動因[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劉佳平;;轉(zhuǎn)折連詞“但是”與“不過”的比較[J];語文學刊;2008年17期
9 李培建;;淺談日語的逆接現(xiàn)象[J];日語知識;2006年09期
10 沈家煊;說“不過”[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麗莉;漢日轉(zhuǎn)折復句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勤;日本留學生漢語轉(zhuǎn)折連詞習得研究[D];湖南大學;2017年
2 唐文彬;中亞留學生漢語轉(zhuǎn)折連詞偏誤分析[D];新疆大學;2016年
3 王芳;中日逆接表達的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4 楊正勇;基于對外漢語教材與HSK的轉(zhuǎn)折連詞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5 唐云;日語逆接接續(xù)詞的用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年
6 宋璐;“但是”與相關連詞的區(qū)別及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7 沙淼;留學生漢語轉(zhuǎn)折連詞習得偏誤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8 李冉;“只是”的語義及篇章功能[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9 梁小麗;轉(zhuǎn)折連詞的習得考察及教學[D];復旦大學;2014年
10 吳菊英;日韓留學生轉(zhuǎn)折連詞習得偏誤分析[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6902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69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