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詞”的分與合
[Abstract]:The study of Chinese lexicology is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lexical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linguistic history. The change of terms and the 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is a very serious academic issu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xicology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The so-called "lexicology",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is still very immature at least at present. It is too hasty to split vocabulary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theory, which is harmful and unbeneficial to the study of words and languages. The right way to study Chinese words is to do more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framework of lexicology, which is clo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tself, so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set up a separate portal for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古白話詞匯研究”(13BYY107) 上海市社科規(guī)劃青年項目“《朱子語類》俗語研究”(2017EYY003) 上海高校高峰學科建設(shè)計劃資助“中國語言文學”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越峰;王之江;;《詞匯學國際手冊:詞和詞匯的本質(zhì)和結(jié)構(gòu)》述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02期
2 汪榕培;西方學者對詞匯學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Michael J.McCarthy論詞匯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04期
3 程依榮;評蘇聯(lián)《現(xiàn)代法語詞匯學》[J];現(xiàn)代外語;1990年02期
4 賈寶書;詞匯學研究的必然趨勢——論動態(tài)詞匯學[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5 曹聰孫;宏觀概括和微觀抉幽──讀周薦的《詞匯學問題》[J];津圖學刊;2001年01期
6 Patrick Hanks;汪榕培;周福娟;;《詞匯學:語言學中的關(guān)鍵概念》述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05期
7 劉玉梅;沈志和;;認知詞匯學[J];外語學刊;2010年05期
8 王希杰;;詞匯學是關(guān)系之學[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9 王希杰;;語言、言語的區(qū)分與詞匯學的研究對象[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楊端志;訓(xùn)詁學與現(xiàn)代詞匯學在詞匯詞義研究方面的差異與互補[J];文史哲;2003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周薦 澳門理工學院教授;中國詞匯學發(fā)展需明晰定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鄭述譜 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術(shù)語學研究所所長;從詞匯學的轄域說開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周薦 南開大學文學院 曾柱;漢語認知詞匯學:認知視閾中的詞匯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序;現(xiàn)代漢語體育詞匯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麗杰;網(wǎng)絡(luò)語言的詞匯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866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48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