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文化功能與文化傳播的意義——評《漢字審美與文化傳播》
本文選題:漢字 + 文化傳播。 參考:《新聞與寫作》2017年12期
【摘要】:正《漢字審美與文化傳播》一書分為上下兩編,其上編為漢字審美,第一章為漢字的起源與演變——美的歷程;第二章為漢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創(chuàng)造之美;第三章為漢字構(gòu)形的思維模式——思維之美;第四章為漢字的象形之美與表達;第五章為漢字的意象美與文化意蘊;第六章為漢字在藝術(shù)實踐中的升華——書法。下編是漢字的文化傳播,第七章為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第八章為漢字——傳
[Abstract]: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course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body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 beauty of creation;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thinking mode of Chinese character configuration-the beauty of thinking;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beauty and expression of pictogram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beauty of image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sublim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art practice-calligraphy.The second part is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outside, and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作者單位】: 武昌理工學(xué)院;
【分類號】:H12-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再鳴;;非語言文化傳播與“文化自覺”[J];體育文化導(dǎo)刊;2007年12期
2 ;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咬文嚼字”講習(xí)所第五期成功舉辦[J];咬文嚼字;2008年03期
3 羅選民;;文化傳播與翻譯研究[J];中國外語;2008年04期
4 余延;漢字的演變與文化傳播[J];漢字文化;1998年03期
5 金萍;文化傳播的翻譯策略[J];遵義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2期
6 張志剛;張玉芹;;語文教育的文化傳播特征[J];東岳論叢;2011年02期
7 陳·巴特爾;;試論“孔子學(xué)院”的文化傳播定位[J];徐州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03期
8 金萍;文化傳播的翻譯策略[J];昌吉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1期
9 劉進;;對外文化傳播翻譯策略研究[J];學(xué)術(shù)界;2010年12期
10 孫靜藝;王倫;;翻譯的根本任務(wù)——文化傳播[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羅選民;;文化傳播與翻譯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全國政協(xié)委員 黃友義;應(yīng)重視中譯外的文化傳播作用[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王洪恩;初級漢語教材漢字板塊設(shè)計嘗試[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7年
2 高昆;文學(xué)翻譯中的文化傳播系統(tǒng)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xué);2014年
3 劉璇;雜合: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D];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8年
4 董路;法語聯(lián)盟和孔子學(xué)院的比較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xué);2015年
5 冀嵐;從傳播學(xué)視角看漢語國際教育中中國文化的有效傳播[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17515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75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