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及譯者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評《翻譯研究新視野》
本文選題:文化傳播 切入點:經濟全球化 出處:《中國教育學刊》2016年07期
【摘要】:正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譯成為溝通經濟與文化的重要橋梁與手段。翻譯的目的是實現理解與相互統一,消除文化與溝通上的障礙與差異。翻譯是眾多語言活動中的其中一種,是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之間開展信息交流與文化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幾十年我國翻譯工作領域在眾多專家與學者的共同努力下獲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但是從全球文化發(fā)展進程來看,仍然有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翻譯方法與理論沒有被大眾所接受。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翻譯僅僅是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idge and means to communicate economy and culture.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is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and to eliminate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differences.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many language activitie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languages.In recent decade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heories that have not been accepted by the public.In many people's minds, translation is simply
【作者單位】: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H05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長才;;建設創(chuàng)新文化 加大科研發(fā)展動力——關于創(chuàng)新文化傳播的思考與實踐[J];學習月刊;2006年06期
2 王再鳴;;非語言文化傳播與“文化自覺”[J];體育文化導刊;2007年12期
3 朱全國;肖艷麗;;數字化視野中的符號與文化傳播[J];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4 ;廈門漢翰雅藝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J];中國陶瓷;2012年02期
5 竇文章;文化傳播的空間基礎及模式分析[J];人文地理;1996年04期
6 ;中華慈善服務誠意互助公益工程(電影文化傳播及工程)運營案[J];電影;2007年12期
7 溫相雄;;圖書館與文化傳播[J];青年文學家;2012年24期
8 ;中華文化傳播的方式及途徑[J];山東教育;1997年Z2期
9 王崗,常乃軍;打破我國體育文化傳播中的思維定勢[J];體育文化導刊;2002年06期
10 鄒智賢;論信息網絡化環(huán)境下的文化傳播[J];求索;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選民;;文化傳播與翻譯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李一凡;;新媒體促進科技文化協同創(chuàng)新[A];文化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雙輪驅動”戰(zhàn)略——2012北京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席會議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周德勝;孔寧寧;;我國體育文化傳播與推廣體系的研究[A];第七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2年
4 胡明浩;華汝國;;檔案文化傳播:概念厘定、資源開掘與戰(zhàn)略構建——以上海市為例[A];檔案事業(yè)改革與創(chuàng)新——2013年全國青年檔案工作者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5 潘雪;;試論文化傳播對民族心理的潛導[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程斌;崔國文;聶銳新;;體育文化傳播與提升國家軟實力[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7 尉天驕;;全球化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以網絡傳播為例[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8 高俊衛(wèi);;論大連城市文化傳播中城市性格的偏離與重塑[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1)——交往與溝通:變遷中的城市論文集[C];2011年
9 施歌;;編輯在對外文化傳播中的角色和職責[A];編輯文化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四屆年會優(yōu)秀文集[C];2009年
10 陳偉群;;中國鹿文化傳播的探討[A];2010中國鹿業(yè)進展[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瑛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學院;以物質文化傳播帶動精神文化傳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本報駐美國記者 溫憲 丁小希;文化傳播需創(chuàng)新包裝[N];人民日報;2013年
3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 賈磊磊;讓產業(yè)發(fā)展與文化傳播互動[N];中國藝術報;2013年
4 祁述裕;文化傳播要重視“賣出去”[N];人民日報;2014年
5 成向陽;從“玖球天後”看文化傳播[N];山西日報;2014年
6 胡遠珍;文化傳播與“先進文化”[N];人民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張楠;街頭,不能忽視的文化傳播地[N];工人日報;2007年
8 李舫;黃河文化傳播工程啟動[N];人民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溫慶生;維和行動中的文化傳播[N];光明日報;2009年
10 李俊 許婷婷 尹慧琨;論道文化傳播 促進電影創(chuàng)作[N];中國電影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海飛;文化傳播與人口較少民族文化變遷[D];蘭州大學;2008年
2 張志剛;語文教育文化傳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方敏;文化傳播視野下的圖形用戶界面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4 孫玉勝;奧林匹克文化傳播的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鮑彬彬;斯圖亞特·霍爾文化傳播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段永杰;城鎮(zhèn)化背景下新農村文化傳播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彭寶;山東省高校橋牌文化傳播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王澤曦;成都唯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5 鄧寒;記憶的設計[D];中央美術學院;2016年
6 王斌;文化傳播的社會技術淺析[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7 古鵬;轉型時期文化傳播中電視媒體的發(fā)展趨勢[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8 李寧;試論提高教練員、運動員的體育文化傳播素養(yǎng)[D];南京體育學院;2013年
9 曹馨月;文化傳播視野下伊斯蘭文化的堅守與裂變[D];蘭州大學;2012年
10 梅志俊;國學文化傳播渠道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251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72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