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上海話的使役、被動標記
本文關(guān)鍵詞:論上海話的使役、被動標記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上海話 使役 被動 不許可 語法化
【摘要】:上海話的"叫/讓/撥"都能表示使役,不過,它們分別表示不同的使役。論文對此提出了新的歸類及其理據(jù)。論文主要就"撥"由本來的給予義擴展為被動的語法化問題進行了探討。通過對語料的調(diào)查和分析后論證了"撥"是經(jīng)由否定的使役(即不許可)擴展為被動的。從語義上看,只有表示不許可的"撥"才既有使役的解讀,又有被動的解讀。正是因為它們在語義上的連接才促使"撥"成為使役和被動標記的。
【作者單位】: 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
【關(guān)鍵詞】: 上海話 使役 被動 不許可 語法化
【分類號】:H173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北京話的“叫、讓”既能表示使役,又能表示被動。與此不同,上海話的“叫、讓”雖然有使役的用法,但并沒有被動的用法。而被動需要用表給予義的“撥”(相當于北京話的“給”)來表達。有關(guān)北京話的“給”從給予到被動的語法化問題,已經(jīng)有不少先行研究,比如江藍生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福祥;;漢語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V得/不C”的語法化[J];中國語文;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淑美;;框式結(jié)構(gòu)語法化過程中形式和意義的互動關(guān)系——以“為……起見”的語法化過程為例[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金寶翠;;論結(jié)構(gòu)助詞“得”的產(chǎn)生[J];法制與社會;2009年22期
3 于麗娟;;臨桂四塘平話中的可能補語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4 占升平;;常寧方言中“得”的能性用法研究[J];武陵學刊;2013年02期
5 張美蘭;;《華語官話語法》中語法問題分析[J];國際漢學;2004年01期
6 葉雙;;“得”的話語功能及其虛化軌跡[J];國際漢語學報;2013年02期
7 潘晶虹;何亮;;論“不”在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否定式語法化過程中的促進作用[J];安康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8 辛永芬;;豫北浚縣方言的“嘞”[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9 孫利萍;;北方方言中表可能的“了”的歷時演變[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陳瑤;;徽語祁門方言可能式“得”字句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曉慧;動詞后“上”與“下”、“來”與“去”的語義演變及其不對稱性[D];浙江大學;2010年
2 李錦姬;現(xiàn)代漢語補語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3 胡清國;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劍影;現(xiàn)代漢語能性范疇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樸元基;《水滸傳》述補結(jié)構(gòu)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丁勇;元代漢語句法專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劉紅妮;漢語非句法結(jié)構(gòu)的詞匯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8 劉芳;幾組趨向動詞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孫Y冒,
本文編號:11117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11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