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語的粘著型動詞范疇標記——一組“后附音節(jié)”的結構分析
本文關鍵詞:壯語的粘著型動詞范疇標記——一組“后附音節(jié)”的結構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音節(jié)結構 詞范疇 重疊形式 壯話 附加成分 附加意義 語法現象 單音節(jié) 能產性 語法性質
【摘要】:武鳴壯語動詞經常后附-a(?)、-a:k一類固定音節(jié),以往的研究稱之為"后附音節(jié)"。本文通過形式和意義兩方面的分析,認為它們形式上屬于粘著型附加成分,表達的語法意義是處置,其中-a(?)、-a:k是表達處置的構形標記。這說明壯語語法里除語序、虛詞以外還存在粘著型動詞后綴。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
【關鍵詞】: 音節(jié)結構;詞范疇;重疊形式;壯話;附加成分;附加意義;語法現象;單音節(jié);能產性;語法性質;
【基金】:本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于大型詞匯語音數據庫的漢藏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批準號12&ZD174) 北京大學東盟博覽局小語種實習基地“泰語高年級教材建設”項目資助
【分類號】:H218
【正文快照】: 薄文澤李旭練儂常生李先生有時也將這個后附音節(jié)單獨列一個條目。故事部分李先生也記錄到了這種形式(下劃線的是李先生記錄的動詞及其后附形式),例如:moo4miilkii^laai^niiHmiiltuulmuu'1tiTnNleeNlpjaai1kwaa-Jlaa1maiiteeHsuuHqiglciinlcinlmaat-lsug-leeNllau^loqlkamlcau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公瑾;;傣語德宏方言中動詞和形容詞的后附形式[J];民族語文;1979年02期
2 覃國生;;壯語柳江話動詞、形容詞的后附成分[J];民族語文;1981年04期
3 刀承華;;傣語德宏方言中動詞和形容詞的雙音節(jié)后附形式[J];民族語文;1984年05期
4 瞿靄堂;;藏語動詞屈折形態(tài)的結構及其演變[J];民族語文;1985年01期
5 葉向陽;;“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釋[J];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仲儒;;領屬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吳增欣;吳平;;“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語義差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0期
3 洪水英;;《蜃樓志》中的致使處置式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瞿靄堂;中國藏族語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國藏學;2004年01期
5 高小平;;新西蘭學生“把”字句習得調查[J];對外漢語研究;2008年00期
6 張敬源;倪夢凝;;基于加的夫語法的現代漢語介詞詞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7 羅美君;;“夠嗆”的認知分析及其相關結構式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8 劉明;;黎錦熙先生的“把”字句和語法化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周紅;;漢語致使問題研究動態(tài)[J];漢語學習;2005年06期
10 劉培玉;;關于“把”字句的語法意義[J];漢語學習;200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青;現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馮文賀;漢語連詞及其相關結構的依存分析[D];武漢大學;2011年
3 李善熙;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韓玉國;范疇語法與漢語非連續(xù)結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楊崢琳;現代漢語述結式的不對稱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6 戚曉杰;明清山東方言背景白話文獻特殊句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7 劉雪霞;河南方言語音的演變與層次[D];復旦大學;2006年
8 馬彪;漢語狀態(tài)詞綴及其類型學特征[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9 鄭杰;處置范疇漢日語序對應關系之類型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田春來;《祖堂集》介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玉國;《型世言》處置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寇金鳳;動詞后帶“過”的“把”字句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3 楊凱;“VV”類動結式的自主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余俊宏;現代漢語“把”字句的句法語義研究[D];湖北師范學院;2011年
5 楊哲;漢語兼語句與英語復合賓語句的對比互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馬文妍;柳江壯語語法調查與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7 岑松林;英語—布依語句法對比分析及其在布依族中學生英語句法教學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8 彭學修;“把”字句修辭功能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9 譚曉平;漢語“被”字句的生成句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周靜;英漢致使動詞的對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惠;“把”字句中的“了/著/過”[J];漢語學習;1993年01期
2 楊素英;從情狀類型來看“把”字句(上)[J];漢語學習;1998年02期
3 楊素英;從情狀類型來看“把”字句(下)[J];漢語學習;1998年03期
4 黃布凡;;古藏語動詞的形態(tài)[J];民族語文;1981年03期
5 格桑居冕;;藏語動詞的使動范疇[J];民族語文;1982年05期
6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語義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3期
7 杉村博文;;論現代漢語“把”字句“把”的賓語帶量詞“個”[J];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喜霞;長沙話的音節(jié)結構[J];職大學報;2003年03期
2 田方;;從劃分音節(jié)看母語對二語音系習得的影響[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田方;;音節(jié)理論與音節(jié)劃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4 張吉生;;漢語音節(jié)結構再分析[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5 秦祖宣;;《音節(jié)組構:變異極限》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1期
6 史延愷;;論音節(jié)的本質[J];外語與外語教學;1985年02期
7 史延愷;音節(jié)理論[J];現代外語;1986年02期
8 焦貴甫;英漢音節(jié)比較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9 石毓智;;論漢語的大音節(jié)結構[J];中國語文;1995年03期
10 何善芬;英漢音節(jié)結構對比[J];外語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金惠淑;;普通話音節(jié)的統(tǒng)計原則和方法[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云靖;北京話音節(jié)發(fā)音的時間結構[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夏月容;益陽方言音節(jié)結構[D];湖南大學;2004年
2 卓拉;《蒙古秘史》中以n結尾的閉音節(jié)結構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3 任遠;英漢音節(jié)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709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7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