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教育的新形式——藝術設計通識教育
[Abstract]: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art design is a new form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It guides students to appreciate and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the unity of technology and art contained in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creation form since the industrial age.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rt educ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pure art" content. In contrast,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art design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ity, times and depth in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infuses the content of the times into the public art educ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金融學院人文藝術系;
【分類號】:J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年-2010年)[J];中國音樂教育;2002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f3麗;周玲;;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審美化探究——以大學語文教學為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吳永波;;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李道先,侯曙芳;簡論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審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4 李道先,侯曙芳;試論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審美教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周雅瓊;;從包豪斯重新認識藝術與設計的關系[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桑農;宗白華美學與瑪克斯·德索之關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7 姚文兵;論大學美育和專業(yè)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8 唐果;;對《浮士德》的生命美學觀照[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王樂瓊;;現(xiàn)代設計教育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魯勛洲;;本土文化對藝術設計的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易新宇;徐志海;白福軍;朱倩;;汽車設計中的精致工藝過程實施方法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協(xié)年會——機械工程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趙伶俐;;審美認知:美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聯(lián)姻[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楊麗坤;;關于休閑道德的幾點思考[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4 丁娜;;淺談裝飾雕塑[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5 伍韜;;概念模糊年代的設計美學觀[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6 高倩;;蘇新宏“新生態(tài)”藝術的價值[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一輯)[C];2011年
7 夏寧博;;作為一種藝術傳播方式的藝術批評[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一輯)[C];2011年
8 張?zhí)礻?;莊子美育思想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劉偉元;;創(chuàng)意產業(yè)視野下的工業(yè)設計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10 姚善良;;有無相生·表形達意——論現(xiàn)代設計中的設計表達[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進波;中國山水畫裝飾性探微[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4 戴向東;中日傳統(tǒng)家具文化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場[D];云南大學;2010年
6 姜燕;漢語口語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8 郭萌;生態(tài)美學視域下的20世紀90年代中國都市小說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時紅;實踐論美學在中國[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李志榕;從“創(chuàng)意”到“項目”[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艷麗;論漫畫的影視劇改編[D];河北大學;2009年
2 江保鋒;徽派古民居裝飾藝術的表征及延展性開發(fā)[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聞婧;古代青銅器紋飾與傳統(tǒng)建筑彩畫紋飾的語義探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李木子;裝飾設計中的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于湃;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松;中日傳統(tǒng)家具結構形式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7 徐曉妹;小學音樂教育應把握兒童心理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魏璐璐;現(xiàn)代主義在中國園林中應用的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琳;基于隱喻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王曉丹;談概念設計對現(xiàn)代設計和未來生活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琰;;藝術設計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本[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6期
2 陳丹;李智萍;;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學質量若干問題的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16期
3 曹雪明;;西方現(xiàn)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素質教育化傾向[J];浙江工藝美術;2008年03期
4 王嘉磊;張兵;;一份藝術設計教育歷時性考察分析報告[J];電影評介;2007年03期
5 王巍;鐘天娥;池阿海;李敏;;公共藝術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實現(xiàn)途徑[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涂瑩亮;;對理工院校開展公共藝術教育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13期
7 蔡瑋瑋;;關于加強公共藝術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J];文教資料;2007年20期
8 李海豐;;開展公共藝術教育 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J];陰山學刊;2008年06期
9 黃偉;;淺談藝術設計教育的素質化特征[J];藝術教育;2006年06期
10 孔繁燕;;談公安院校藝術教育的幾點認識[J];藝術教育;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開展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A];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工作座談會交流材料匯編[C];1999年
2 白流平;;規(guī)范教師形象對實行素質教育的意義[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田小燕;;病理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譚紅文;張海燕;符寶敏;;目標教學法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郭永江;;論知識經濟時代的素質教育效能[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6 李培軍;;改革教學方法 抓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7 褚纓;;淺談縣級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A];福建省首屆少兒圖書館與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范啟泉;;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中師素質教育[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9 韓柏春;李偉達;何東;;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素質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薛玉明;;論跨世紀人才的素質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明富;素質教育,,從我做起[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筱妮;素質教育不再是口號[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3 劉門友;考試與素質教育[N];云南政協(xié)報;2000年
4 鄔煥慶 張景勇 周立民;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里?[N];人民代表報;2006年
5 張曉晶;山東高考改革將與素質教育同步[N];萊蕪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孫亞斐邋肖潔 孔德勝 張建平;高考重壓之下難容素質教育[N];蘭州日報;2008年
7 記者 謝宏;素質教育向“機器人時代”看齊[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本報通訊員 張海峰;素質教育的美好明天[N];焦作日報;2010年
9 欣華;大學推行素質教育勢在必行[N];中國改革報;2004年
10 楊武平;呼喚素質教育的春天[N];太原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飴;大學素質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熊華生;為了兒童的幸福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葉喬波;退役運動員生存與發(fā)展理論實踐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4 高繼成;21世紀醫(y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7 李曙婷;適應素質教育的小學校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8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朱福勝;數(shù)學教育哲學視野下的GX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承軍;孔子的因材施教與語文素質教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特木爾巴根;論中學語文教學思想素質教育[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瀟;中學化學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4 甘敏;中學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孫霓;談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路遙;美術教育的整體性認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探索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振云;新課程理念下鄉(xiāng)土地理教學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董中霞;音樂教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7年
9 陸婷;論教育學話語的形成[D];蘇州大學;2009年
10 秦婧;素質教育下數(shù)學思維訓練的理論與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678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46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