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聲樂人才培養(yǎng)初探
本文關鍵詞:優(yōu)秀聲樂人才培養(yǎng)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高素質聲樂人才 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制約因素 教學原則
【摘要】:當前,一些高校在聲樂人才培養(yǎng)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術、輕人文等"五重五輕"現象。對此,音樂類院校應當在聲樂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引領、示范作用,率先培養(yǎng)高素質的聲樂人才。這類人才不僅應當具有扎實的音樂基本功,而且更應注重培養(yǎng)綜合性的藝術素養(yǎng)、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力以及追求真、善、美的人文情懷。要培養(yǎng)高素質聲樂人才,學校和教師應當遵循主動體驗、反思評價、啟發(fā)引導、綜合融通等教學原則,并著重把握好多維度的歌唱語言訓練、多學科知識拓展下的歌唱技術訓練、個性化的音樂表現力提升以及追求真、善、美的人文情懷培育等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作者單位】: 中國音樂學院;
【關鍵詞】: 高素質聲樂人才 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制約因素 教學原則
【分類號】:J616-4;G642
【正文快照】: 21世紀,社會對聲樂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聲樂學生應從單純技術型人才向人文型、綜合型人才發(fā)展。音樂類院校是聲樂教育的主力軍,理應在聲樂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引領和示范作用,特別是對培養(yǎng)高素質的聲樂人才責無旁貸。本文結合作者20余年從事聲樂教學的經歷和思考,對當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偉;;從歷史角度透視高師聲樂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丹;畢武勝;;論學生合唱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賈麗青;;論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夏雷英;;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樂審美教育[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廖衛(wèi)芳;;略論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意義[J];今傳媒;2011年01期
5 畢紅艷;;對“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程標準”的理念反思[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6 熊芳;;試論當代語境下音樂教育的方法與作用[J];北方音樂;2010年05期
7 王鐵紅;;開發(fā)童真——談兒童鋼琴教學啟蒙輔導[J];北方音樂;2010年06期
8 宋薇;;論藝術實踐對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教育的意義[J];北方音樂;2010年11期
9 秦瑩瑩;;從音樂教育哲學的價值觀反思中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J];北方音樂;2010年11期
10 周海云;;淺談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北方音樂;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尹維敏;;對音樂新課標實施以來“雙基”教學的反思[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郭瑋;;審美哲學還是實踐哲學?——Bennett Reimer與David J.Elliott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比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張尉強;;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感覺體驗及實現途徑[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向迎春;;論音樂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黃文翠;;“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彰顯——義務教育音樂教材兩個不同版本的取樣分析及比較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宋佳;;普通學校開設鋼琴選修課的建議[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周世斌;;我國高等專業(yè)音樂教育的現狀之虞——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引發(fā)的思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飛飛;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湯慧池;中美基礎教育音樂課程價值取向及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杜悅艷;回歸本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覃江梅;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與實踐范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周偉業(yè);虛實相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佳;感性聲音結構并審美判斷形成的感性契機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佳;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現狀思考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胡玉蘭;關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師聲樂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方淋淋;從音樂社會學角度論高師聲樂教學改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陽;新課程背景下,表現教學法在高中音樂鑒賞模塊應用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歡;傳承古韻載新聲[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浩然;近二十年馬鞍山市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金嬋娟;國外三大音樂教育體系對我國中小學視唱練耳教學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趙艷玲;小學音樂課知識與技能板塊教學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邵蘭霞;柯達伊教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歡歡;《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下“音樂與舞蹈”模塊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耀華;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三邊合力論”[J];人民音樂;2005年03期
2 姚思源;新世紀我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改革發(fā)展新動向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04年06期
3 石惟正;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聲樂史述[J];中國音樂學;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海燕;;淺談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關鍵問題[J];張家口農專學報;2004年01期
2 陳景元;“VO_1要VO_2”句式生成的制約因素[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張秋云;論制約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肖蔚寅;;艾奇遜與美國的對臺政策(1949-1953)[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楊紅;;制約語用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及其對策[J];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張國鋒;;我國公民法律素質的現狀及制約因素的分析[J];滄桑;2007年05期
7 陳艷梅;;譯者的主體性及制約因素[J];內江科技;2007年10期
8 吳克炎;;英漢習語喻體選擇制約因素探源[J];韶關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9 王利芬;駱四銘;;試論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制約因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年03期
10 張娟;;譯者的主體性及制約因素[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曙東;崔奇峰;;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fā)展模式分析[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2006年年會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劉早;;當前我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劉三宏;;福州地區(qū)再生稻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及技術淺析[A];2008年福建省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農業(yè)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4 劉小三;;江西省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制約因素與對策分析[A];華東地區(qū)農學會學術年會暨福建省科協第七屆學術年會農業(yè)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5 臧俊嶺;;平輿縣白芝麻生產狀況分析及建議[A];天氣、氣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河南省氣象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石衍豐;;道教神仙譜系構建歷程中的三大制約因素[A];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研討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陳琳;;對貴州女性人力資源開發(fā)的戰(zhàn)略思考[A];“社會學與貴州‘十一五’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邱昌穎;;福建省農業(yè)結構調整的土地制約因素及其對策[A];“科學合理用地,推進海西建設”——福建省土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姜傳銀;常云;;高等院校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10 劉靜鶴;王曼麗;賀春曉;;屋頂綠化構建制約因素及發(fā)展探討[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長達邋周麗娟;首季福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走上“快車道”[N];國際商報;2007年
2 陳飛;我國康復醫(yī)學發(fā)展狀況不樂觀[N];健康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王凡凡;玩具出口應警惕三大制約因素[N];經濟參考報;2006年
4 桂衍民邋林根;央企改革面臨三大問題與羈絆[N];證券時報;2007年
5 ;四大制約因素阻礙電子商務發(fā)展[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0年
6 季建林 中共南通市委黨校教授;抓住歷史機遇 化解制約因素[N];南通日報;2009年
7 記者 劉德華 通訊員 鄭剛;【樂山市檢察院】 重視高學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N];檢察日報;2010年
8 華明;2002年外貿發(fā)展:四大制約因素 六大重要動力[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2年
9 縱橫;豬禽價格回升為畜牧業(yè)平穩(wěn)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6年
10 陳德壽;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難點與制約因素[N];貴州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建勛;中國新材料產業(yè)成長與發(fā)展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2 楊國平;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柳士順;企業(yè)管理者的執(zhí)行力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4 劉艷;農地使用權流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5 姚仁權;民主條件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6 周明;冷戰(zhàn)后印度中亞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7 刁世蘭;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輝;國際政治視野下的太空合作[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9 徐建星;GX實驗教學原則的形成與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高娟;責任政府導向下的政府回應力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光輝;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制約因素分析[D];河南大學;2005年
2 于磊娟;吵架言語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張海蘭;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流轉問題探討[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張凱;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韓傳來;蘇北地區(qū)高校教師體育鍛煉情況及制約因素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樸,;巴金《家》稱謂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吳瓊;我國國有糧食企業(yè)改革的制約因素和路徑選擇[D];吉林大學;2009年
8 楊為芳;廣西玉米生產發(fā)展現狀、面臨的制約因素及相關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9 魏忠海;我國銀行保險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王保權;外商直接投資對華技術溢出效應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776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97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