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傳承中的耕耘與守望——耿生廉民歌教育教學談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陽地;譚勇;;離愁別緒歌千載斷腸聲里唱《陽關》——琴曲《陽關三疊》述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湯其林;唐玲;;從《論語》看孔子的樂舞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3 楊紅;儒家音樂思想賞析[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井華;孫科;;試論唐代詩歌與音樂的交融[J];北方論叢;2007年04期
5 周正軍;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學科理論教學探討[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5年01期
6 劉瑩;;淺談俄蘇歌曲在中國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0年04期
7 王小俠;;淺談戰(zhàn)國時期音樂思想的對立——儒樂安世與墨子非樂[J];北方音樂;2010年04期
8 馬金玉;;試論姜夔對宋代詞調歌曲的貢獻[J];北方音樂;2010年07期
9 侯慧靜;;普通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實施策略[J];北方音樂;2011年03期
10 胡玲玲;;談兒童鋼琴興趣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谷迎迎;;淺析我國近現(xiàn)代音樂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狀況[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林琳;;哈爾濱早期俄僑音樂教育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鄧波;;中國1949年以前的和聲與對位教學[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王志軍;;戲劇文化在非物質遺產保護中的特殊地位[A];《中國木偶皮影》總第3期[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唱歌教學的目標定位、內容構建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馮長春;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思潮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4 王小龍;揚州清曲音樂穩(wěn)態(tài)特征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5 易存國;樂神舞韻:華夏藝術美學精神研究[D];東南大學;2001年
6 左漢林;唐代樂府制度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8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鄭俊暉;朱熹音樂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唐會霞;漢樂府接受史論(漢代—隋代)[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玉蘭;關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師聲樂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歡;傳承古韻載新聲[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管亞男;《律呂正義.續(xù)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海蓉;莆仙戲新作《媽祖—林默娘》的藝術特征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牛芊;天津地區(qū)手風琴教學與演奏發(fā)展的探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7 唐琨;素樸齊風 至情至性[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亞輝;“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D];河南大學;2011年
9 胡寶珍;兒童小世界 音樂大乾坤[D];河南大學;2011年
10 王潤蕊;毛澤東詩詞歌曲的藝術特征和審美品格[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
本文編號:25796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7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