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勞倫斯兒童觀初探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56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二子;;08奧運大電影系列之二 當奧斯卡遇上勞倫斯——第一屆“勞倫斯卡”頒獎盛典實錄[J];黃金時代;2008年06期
2 于婧婧;;試論勞倫斯與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異同[J];語文學刊;2011年09期
3 孟娜;;論勞倫斯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價值觀[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7期
4 資云南;;論勞倫斯對故鄉(xiāng)諾丁漢的矛盾心理[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5 范勇慧;;勞倫斯“性亦美”之美學觀及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6 劉金娟;;勞倫斯:嘗試拯救靈魂缺失的西方世界[J];長城;2011年08期
7 陳瑜;;扎克·桑德蘭:18歲前孤帆游環(huán)球[J];黃金時代(學生族);2008年08期
8 丁曉春;;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勞倫斯作品解讀[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郭印;;《牧師的女兒們》中的現(xiàn)代主義敘事策略[J];山花;2011年14期
10 朱自強;;“兒童”:魯迅文學的藝術(shù)方法[J];中國兒童文化;2010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光江;;獨生子女政策與兒童觀的變遷[A];慶賀黃淑娉教授從教50周年暨人類學理論與方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耿瀟;;勞倫斯的小說與生態(tài)倫理問題[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林峰;;從生態(tài)哲學角度解讀勞倫斯的《查泰來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杜成憲;;從兒童歌謠游戲和繪畫透視中國傳統(tǒng)兒童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霍力巖;;論蒙臺梭利的兒童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郭法琦;;試論近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兒童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迪;;兒童對電視廣告中健康信息認知的“知溝”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8 穆寶清;;《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滿生態(tài)思想的作品[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黃穎思;;重建和諧——《查特萊夫人的情人》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高靜;;《兒童電影故事》選題策劃[A];圖書選題策劃報告——第五屆“未來編輯杯”獲獎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炎;我國傳統(tǒng)兒童觀的特征及其影響[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2 任桂彥 王亞麗;走進勞倫斯的世界[N];文藝報;2003年
3 記者 平萍 杜婕;勞倫斯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合作[N];中國體育報;2003年
4 康概;勞倫斯禁畫終于展出[N];中華讀書報;2003年
5 記者 徐墉;葉明會見勞倫斯體育獎運營代表團[N];杭州日報;2010年
6 苗福光;作為生物中心論者的勞倫斯[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7 《智力》雜志社總編輯 李娟娟;西方兒童觀的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1年
8 饒暉 (中央戲劇學院);光里、塵里的勞倫斯[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9 余光中;阿拉伯的勞倫斯[N];中國郵政報;2003年
10 余緩;勞倫斯的真情世界[N];湖南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傳坤;荊棘路上的光榮[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黎君;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兒童視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苗福光;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勞倫斯[D];山東大學;2006年
4 趙準勝;呼喚和諧的兒童本位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D];吉林大學;2007年
5 陳惠虹;論蒙臺梭利體系之感覺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玉忠;文壇鳳凰的斑斕色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7 王黎君;兒童的發(fā)現(xiàn)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復旦大學;2004年
8 陸克儉;發(fā)現(xiàn)與解放[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高蘭;利維斯與英國小說傳統(tǒng)的重估[D];吉林大學;2009年
10 羅杰鸚;英國小說中的視覺召喚[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娟;D.H.勞倫斯兒童觀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涂艷蓉;戴·赫·勞倫斯小說人與自然關系主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鄭曉莉;勞倫斯詩歌中意象之表現(xiàn)及性愛之描述[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吳懷琴;勞倫斯《兒子與情人》、《虹》和《戀愛中的女人》中的無政府主義思想[D];西南大學;2011年
5 劉思陽;從厄秀拉的形象看勞倫斯的女性觀[D];吉林大學;2004年
6 孔力秋;試論勞倫斯小說中的生命哲學[D];吉林大學;2004年
7 劉際華;尋找新生活的人:勞倫斯[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8 程心;從野性到神性[D];西南大學;2006年
9 王維;勞倫斯短篇小說中的審美觀和思想意識[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婭;從《羽蛇》看勞倫斯后期長篇小說中的救世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420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64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