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科與新文科建設關系的觀念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21:57
相比于新工科、新醫(yī)科、新農科的建設,新文科建設謀劃已經(jīng)迫在眉睫,新文科必然是在成熟的傳統(tǒng)文科體系的基礎上,依據(jù)時代發(fā)展需要而尋找適應、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路。新文科的觀念和設計性狀需要更多角度的探討,但從其中藝術學科的新文科建設景觀來看,藝術自身的相互參照融合和綜合性擴展,藝術學科對文科的審美情感的濡染外化都是新文科建設的應有之意;藝術學科學習借鑒其他文科的優(yōu)長,增強自身的人文綜合性與理論邏輯性必不可少;借助計算機學科和理工科的經(jīng)驗,應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傳播與智能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面向時代實踐發(fā)展需要的新文科建設的力度也需要加強。
【文章來源】:藝術設計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新文科建設的背景
二、文科的意義認識
三、新文科“新”的理解
四、藝術學科的新文科建設雙面性
1、何以雙面性?
2、藝術學科特性
3、對外的審美濡染
4、對內的借鑒吸納
五、藝術學科自身審美強化
六、藝術學科新拓展的路徑方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科學精神引領新文科建設[J]. 張江.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1)
[2]新文科新在何處[J]. 陶東風. 探索與爭鳴. 2020(01)
[3]新文科:智能時代的人文處境與歷史機遇[J]. 陳躍紅. 探索與爭鳴. 2020(01)
[4]科技新時代人文學科的使命[J]. 高建平. 探索與爭鳴. 2020(01)
[5]中國視角與當代價值——關于藝術學理論認知相關問題的思考[J]. 周星. 藝術工作. 2019(06)
[6]加強新文科建設 培養(yǎng)新時代新聞傳播人才[J]. 吳巖. 中國編輯. 2019(02)
本文編號:3122222
【文章來源】:藝術設計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新文科建設的背景
二、文科的意義認識
三、新文科“新”的理解
四、藝術學科的新文科建設雙面性
1、何以雙面性?
2、藝術學科特性
3、對外的審美濡染
4、對內的借鑒吸納
五、藝術學科自身審美強化
六、藝術學科新拓展的路徑方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科學精神引領新文科建設[J]. 張江.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1)
[2]新文科新在何處[J]. 陶東風. 探索與爭鳴. 2020(01)
[3]新文科:智能時代的人文處境與歷史機遇[J]. 陳躍紅. 探索與爭鳴. 2020(01)
[4]科技新時代人文學科的使命[J]. 高建平. 探索與爭鳴. 2020(01)
[5]中國視角與當代價值——關于藝術學理論認知相關問題的思考[J]. 周星. 藝術工作. 2019(06)
[6]加強新文科建設 培養(yǎng)新時代新聞傳播人才[J]. 吳巖. 中國編輯. 2019(02)
本文編號:31222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2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