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描寫逝去時代的性質(zhì)”:文學理論和歷史書寫
本文關鍵詞:“形象描寫逝去時代的性質(zhì)”:文學理論和歷史書寫,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外國文學》 2001年06期
投稿
“形象描寫逝去時代的性質(zhì)”:文學理論和歷史書寫
【摘要】: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分類號】:I0
【正文快照】:
在新近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雅各·巴曾把自己描寫為“一位學歷史的學生……以前曾投身于教歷史的奇怪儀式”,然后,他又在括弧中說,“所謂奇怪,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歷史只能被閱讀”。①當然,巴曾所說的“歷史”并不是指過去的實際事件、結(jié)構(gòu)和過程,,而是指職業(yè)上積累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田悅芳;;[J];長城;2010年06期
2 及非,沈光虎;[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11期
3 李春梅;[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俞全華;;[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王俊;;[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俞全華;[D];南昌大學;2007年
2 張洋;[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3 范麗;[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童慶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呂宏波;;[J];北方論叢;2006年05期
3 趙娜;;[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周曉風;[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董運庭;;[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張霆;;[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劉震;[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8 梁鴻;[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9 顏曉川;董革非;;[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徐亞杰;趙沛林;;[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毅;[D];暨南大學;2005年
2 李光彩;[D];河北大學;2006年
3 曹曉東;[D];蘭州大學;2006年
4 王旻;[D];山東大學;2007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曦;[D];西南大學;2008年
2 范麗;[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胡海明;[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志義;;[J];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2 朱凌佳;;[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3 羅麗;;[J];青年文學家;2011年11期
4 何云波;;[J];俄羅斯文藝;2011年03期
5 寇萌萌;;[J];當代藝術;2011年02期
6 侯桂運;陳會清;;[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7 毛凌瀅;殷兆慧;;[J];外語教學;2011年03期
8 孟慶斌;;[J];滄桑;2011年04期
9 章劍鋒;;[J];東西南北;2011年11期
10 黎長亮;;[J];解放軍生活;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夢水;;[A];明史研究第2輯——紀念謝國楨先生九十誕辰專輯[C];1992年
2 汪舒明;;[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劉雪梅;;[A];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研討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顏敏;;[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托馬斯·羅斯基;談谷錚;;[A];近代中國(第七輯)[C];1997年
6 張佩國;;[A];中國農(nóng)業(yè)歷史學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張榮明;;[A];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凱先生七十歲文集[C];2005年
8 彭剛;;[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9 陳吉猛;;[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10 李宏圖;;[A];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先科;[N];文藝報;2006年
2 ;[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3 劉海濤;[N];人民法院報;2003年
4 記者 陳香;[N];中華讀書報;2008年
5 實習記者 江一河;[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6 劉悠揚;[N];深圳商報;2009年
7 張煒;[N];團結(jié)報;2010年
8 記者 岳瑞芳 孫偉麗;[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9 陳曉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10 陳麗霞;[N];聯(lián)合時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興斌;[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池楨;[D];鄭州大學;2004年
3 雍青;[D];武漢大學;2006年
4 任現(xiàn)品;[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江向東;[D];復旦大學;2003年
6 汪建達;[D];浙江大學;2005年
7 周海波;[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兵娟;[D];河南大學;2004年
9 博玫;[D];復旦大學;2004年
10 陳振華;[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秀峰;[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李艷茹;[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3 戴明朝;[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黃曉紅;[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烏日根;[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6 張長青;[D];汕頭大學;2005年
7 牟學苑;[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周新蘭;[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鄧百意;[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侯振華;[D];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本文關鍵詞:“形象描寫逝去時代的性質(zhì)”:文學理論和歷史書寫,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59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8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