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與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1 17:11
我國歷史源遠流長,民族眾多,地形獨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豐富多彩,F代社會的飛快發(fā)展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并加快了各國之間交流與發(fā)展,如今的“主流”文化給傳統(tǒng)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我國民俗體育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汕英歌舞作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潮汕地區(qū)最具有影響力的民俗體育文化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潮汕文化,潮汕地區(qū)濃厚的民俗氣息,傳承潮汕英歌舞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非物質文化相關政策的保駕護航以及學校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場域,潮汕英歌舞在校園中傳承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以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現狀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通過對潮汕地區(qū)開展英歌舞教學的8所學校在傳承規(guī)模與形式、傳承開始時間與活動類別、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場地設施與經費投入、師資狀況和取得成效6方面的傳承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得出以下研究結論:(1)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參與“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活動的校園數量太少,參與訓練的學生不多,教學訓練場地較隨意,各學校在教學內容和形式選擇上多種多樣,但沒有具體的統(tǒng)一教學標準;課程內容設置較為單一。(2)校園英歌舞活動還未得到潮汕地區(qū)各級領導的重視,對校園英歌舞的宣傳力度還不夠,校園英歌舞文化氛圍不夠濃厚;另外,專業(yè)英歌舞師資缺乏的問題也亟待解決,要增加對英歌舞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機會。(3)校園英歌舞以獨特的地方特色魅力吸引了廣大潮汕地區(qū)的青少年學生的青睞,表現在不僅僅追求學業(yè)知識,更多喜歡通過英歌舞運動強身健體,體現出英雄氣概。(4)校園英歌舞的練習門檻較低,以及潮汕地區(qū)英歌舞文化底蘊深厚,為校園英歌舞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在此基礎上進行原因分析,針對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加強學校對校園英歌舞的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英歌舞的傳承規(guī)模;整合資源,改善英歌舞的傳承條件;優(yōu)化教學內容結構,設計具有潮汕特色的校本教材。
【學位單位】:湖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J722.7-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依據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對象與方法
1.3.1 研究對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1.4.1 國內研究現狀
1.4.2 國外研究現狀
2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 潮汕英歌舞
2.1.2 校園傳承
2.2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理論依據
2.2.1 文化多元化
2.2.2 文化自覺理論
2.2.3 文化共生理論
2.2.4 素質教育理論
2.3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必要性
2.3.1 非物質文化相關政策的保駕護航
2.3.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潮汕地區(qū)文化自覺的重要體現
2.3.3 英歌舞是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補充
3 結果與分析
3.1 潮汕英歌舞的認識情況
3.1.1 學生對英歌舞的喜愛程度
3.1.2 學生參與英歌舞動機分析(多選題)
3.2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開展情況
3.2.1 傳承規(guī)模與形式
3.2.2 傳承開始時間與活動類別
3.2.3 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
3.2.4 場地設施與經費投入
3.2.5 師資狀況
3.2.6 取得成效
3.3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存在的問題
3.3.1 學校對英歌舞的認識不足
3.3.2 傳承的規(guī)模與力度太小
3.3.3 教學資源缺乏
3.4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發(fā)展對策
3.4.1 加強學校對校園英歌舞的重視程度
3.4.2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英歌舞的傳承規(guī)模
3.4.3 整合資源,改善英歌舞的傳承條件
3.4.4 優(yōu)化教學內容結構,設計具有潮汕特色的校本教材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附件三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36874
【學位單位】:湖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J722.7-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依據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對象與方法
1.3.1 研究對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1.4.1 國內研究現狀
1.4.2 國外研究現狀
2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 潮汕英歌舞
2.1.2 校園傳承
2.2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理論依據
2.2.1 文化多元化
2.2.2 文化自覺理論
2.2.3 文化共生理論
2.2.4 素質教育理論
2.3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必要性
2.3.1 非物質文化相關政策的保駕護航
2.3.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潮汕地區(qū)文化自覺的重要體現
2.3.3 英歌舞是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補充
3 結果與分析
3.1 潮汕英歌舞的認識情況
3.1.1 學生對英歌舞的喜愛程度
3.1.2 學生參與英歌舞動機分析(多選題)
3.2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開展情況
3.2.1 傳承規(guī)模與形式
3.2.2 傳承開始時間與活動類別
3.2.3 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
3.2.4 場地設施與經費投入
3.2.5 師資狀況
3.2.6 取得成效
3.3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存在的問題
3.3.1 學校對英歌舞的認識不足
3.3.2 傳承的規(guī)模與力度太小
3.3.3 教學資源缺乏
3.4 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發(fā)展對策
3.4.1 加強學校對校園英歌舞的重視程度
3.4.2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英歌舞的傳承規(guī)模
3.4.3 整合資源,改善英歌舞的傳承條件
3.4.4 優(yōu)化教學內容結構,設計具有潮汕特色的校本教材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附件三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雯雯;許祝;;潮汕英歌舞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下的傳承與發(fā)展前景探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7年12期
2 莊宏欣;;英歌舞[J];學術研究;2017年01期
3 陳蒸浩;;對英歌舞套路創(chuàng)編方法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年08期
4 楊建琴;;英歌舞中儺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J];音樂時空;2015年16期
5 林晨;;廣東民間英歌舞的調查與研究[J];明日風尚;2018年10期
6 唐貞華;;英歌舞[J];美術界;2018年06期
7 Poonyapha Singprathan;;水滸傳民間載體——英歌舞在泰國的傳播現狀[J];北方文學;2016年26期
8 許應華;韓大猛;;英歌舞動[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6年02期
9 程新年;張樂為;張光芬;劉建其;;健身英歌舞的創(chuàng)編[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年03期
10 章娟;;英歌舞的區(qū)域文化屬性[J];舞蹈;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宇強;潮汕英歌舞的校園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368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83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