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區(qū)秧歌“舞”和“戲”關系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3-18 09:06
本文選題:山東三大秧歌 切入點:舞 出處:《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以山東三大秧歌(鼓子、膠州、海陽)為例,分析該地區(qū)秧歌中"舞"與"戲"的關系。"舞"、"戲"在外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相通之處,由"舞"到"戲"也體現(xiàn)了從娛神向娛人的轉(zhuǎn)變,而"舞"以敬神,"戲"以達歡的主體文化功能現(xiàn)在依然貫穿于山東地區(qū)秧歌的活動中。
[Abstract]:Taking the three major Yangko (Drum, Jiaozhou, Haiyang)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ce" and "drama" in the Yangko area.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ance" to "drama" also reflects the change from entertainment gods to entertainers, and the main cultural function of "dance" is still running through the Yangge activities in Shandong area.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
【分類號】:J722.21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季紅莉;;趙派河南墜子《春妞進城》的表演分析[J];大舞臺;2014年06期
2 孫紅俠;;孤立與抽離:現(xiàn)代戲模式下的表演程式[J];民族藝術研究;2014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鄭利;中國戲曲念白與西洋歌劇宣敘調(diào)之審美比較[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2 郝彩文;電視戲曲欄目創(chuàng)作與實踐[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3 張莉恩;壯族采茶戲的生存現(xiàn)狀及其保護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4 欒波;京劇“包公戲”初探[D];中國戲曲學院;2014年
5 鄭智鑫;虎美玲豫劇表演藝術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6 趙曉蕾;知人論事[D];北京舞蹈學院;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譚兆龍;談戲曲現(xiàn)代戲音樂性格化的問題[J];人民音樂;1985年04期
2 李卓儒;姚杰;;試論“性格化”對舞蹈演員表演的意義[J];才智;2013年12期
3 劉三牛;;唱腔性格化斷想[J];戲劇之家;2001年01期
4 ;[J];;年期
,本文編號:16289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6289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