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創(chuàng)編研究
本文關鍵詞: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創(chuàng)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體育舞蹈 表演舞 雙人舞 創(chuàng)編理論 創(chuàng)編方法
【摘要】:近年來體育舞蹈的發(fā)展重點正從競技向表演方向轉變,體育舞蹈的創(chuàng)編重點也從技術向表演方向轉化。文章在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10種舞的起源和歷史基礎上,對大量的案例進行分析和整理并結合實踐經(jīng)驗,從主題與角色、情感、風格及氛圍、動作語匯、位置關系、音樂、節(jié)奏、造型道具、舞臺燈光這9個方面對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進行了討論和分析。并從這9個方面分別提出了創(chuàng)新的方法和創(chuàng)編的注意事項。主要觀點包括: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可以從舞種的起源和歷史發(fā)展中尋找共性;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更強調(diào)主題的定位、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的表達;在創(chuàng)編中動作語匯的創(chuàng)新方法一是從結構和次序上創(chuàng)新,一是從內(nèi)容、形式和“力效”上創(chuàng)新;在進行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創(chuàng)編時要從體育舞蹈的規(guī)范性、社會性和舞種差異這3個方面入手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創(chuàng)編限制,盡可能多的融入其他元素;建議的創(chuàng)編思路:主題和角色的構思及確定——音樂的選擇、修改及創(chuàng)編——情感、風格及氛圍的把握——動作語匯的選擇及創(chuàng)編——組織編排——造型、道具、舞臺、燈光等其他的元素的運用——交流、修改與創(chuàng)新——完成。
【關鍵詞】:體育舞蹈 表演舞 雙人舞 創(chuàng)編理論 創(chuàng)編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722.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2
- 1.1 選題的依據(jù)8-9
- 1.2 選題意義9-12
- 2 文獻綜述12-18
- 2.1 舞蹈藝術12
- 2.2 體育舞蹈12-13
- 2.3 關于體育舞蹈的研究13-14
- 2.4 關于體育舞蹈表演舞以及體育舞蹈創(chuàng)編的研究14-16
- 2.5 關于雙人舞創(chuàng)編的研究16
- 2.6 國外相關研究16-18
-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8-20
- 3.1 研究基本思路18
- 3.2 研究方法18-20
- 3.2.1 文獻資料法18
- 3.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18
- 3.2.3 邏輯分析方法18
- 3.2.4 觀察法18-19
- 3.2.5 專家訪談法19
- 3.2.6 經(jīng)驗總結法19-20
- 4 分析與討論20-62
- 4.1 相關概念20-22
- 4.2 起源與歷史中的創(chuàng)編元素22-29
- 4.2.1 華爾茲22
- 4.2.2 維也納華爾茲22-23
- 4.2.3 快步舞23-24
- 4.2.4 狐步舞24
- 4.2.5 探戈24-26
- 4.2.6 倫巴26-27
- 4.2.7 恰恰27
- 4.2.8 牛仔舞27-28
- 4.2.9 桑巴舞28
- 4.2.10 斗牛舞28-29
- 4.3 從影視作品認識和理解體育舞蹈尋求共鳴29-34
- 4.3.1 在選用上的功能特點31-33
- 4.3.2 在藝術特點上的把控33-34
- 4.4 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要素34-62
- 4.4.1 主題與角色35-39
- 4.4.2 情感、風格及氛圍39-41
- 4.4.3 動作語匯41-48
- 4.4.4 位置關系48-49
- 4.4.5 音樂49-53
- 4.4.6 節(jié)奏53-55
- 4.4.7 造型與服裝55-58
- 4.4.8 道具58-60
- 4.4.9 舞臺與燈光60-62
- 5 體育舞蹈的創(chuàng)編限制62-64
- 5.1 規(guī)范性限制62
- 5.2 社會性限制62-63
- 5.3 舞種的差異性63-64
- 6 結論與建議64-66
- 6.1 結論64
- 6.2 建議64-66
- 7 參考文獻66-68
- 8 致謝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忠;論影響體育舞蹈選手水平提高的幾個關鍵技術[J];襄樊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李小芬,肖光來,張清澍;北京、武漢、長沙地區(qū)少兒體育舞蹈開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3 張有平;土家族體育舞蹈“蓮湘”[J];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05期
4 單亞萍;關于體育舞蹈美學價值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5 鄭傳鋒,周勇;體育舞蹈在高校的發(fā)展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04年03期
6 孟昭鑫;體育舞蹈拉丁舞專業(yè)選手藝術表現(xiàn)能力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季曉靜,聶軍;體育舞蹈在高校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體育科技;2004年01期
8 章巧珍,吳龍,何育民,張健偉;試論體育舞蹈與身心健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9 徐金陸,吳東方;培養(yǎng)和提高優(yōu)秀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年S1期
10 姚潔;談體育舞蹈的美與賞[J];美與時代;200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少博;;體育舞蹈在社區(qū)文化建設中的意義[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劉亞娟;;上海市體育舞蹈培訓點開展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勇;;體育舞蹈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任奇紅;吳東方;;我國體育舞蹈選手五種氣質(zhì)類型特征的初步分析[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任奇紅;吳東方;;我國體育舞蹈選手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周志鵬;崔宗祥;欒天峰;;體育舞蹈運動損傷風險因素的評估與對策分析[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7 劉少博;;我國體育舞蹈國家隊運動員訓練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8 楊楠;;體育舞蹈在高校推廣的可行性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5年
9 楊玨;韓甲;;體育舞蹈運動員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10 吳東方;東偉新;;小康社會潮流健身方法的特征與體育舞蹈項目趨向的探討[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赫鵬沖;體育舞蹈舞動春城[N];長春日報;2006年
2 盧葦;體育舞蹈大獎賽為中國帶來了什么?[N];中國體育報;2008年
3 陳元;河南省體育舞蹈公開賽閉幕[N];河南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盧葦;品嘗原味體育舞蹈盛宴[N];中國體育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彭玉來;我市體育舞蹈邁向普及化專業(yè)化[N];廊坊日報;2008年
6 記者 李錚 王圣志;一個老師一間房,拉起橫幅就辦體育舞蹈班[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7 本報記者 瑪依古麗·艾;體育舞蹈:觀賞與競技的完美結合[N];新疆日報(漢);2010年
8 本報記者 王靜;體育舞蹈賽場顯中國勢力[N];中國體育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孟剛;振興體育舞蹈還需跨過幾道坎[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呂爽 本報通訊員 楊海濤;德州體育舞蹈第一人[N];德州日報;2011年
,本文編號:10717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071788.html